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羌语

羌语

我国羌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理县、松潘县、汶川县及绵阳地区北川县。阿坝州黑水县的部分藏族也使用羌语。使用人口约13万左右。羌语分南北两大方言,每个方言各分5个土语。北部方言土语间基本可以通话,南北方言及南部方言内部各土语间不能通话。方言间语音、语法、词汇都有差别,土语间差别主要在语音上。语音特点是:复辅音较丰富,以二合为主。其中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构成的复辅音比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构成的多。南部方言个别地区复辅音已消失。单辅音一般都在40个以上,塞音、塞擦音都分清、浊和清送气3套,塞擦音分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4套,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单元音较丰富,北部方言分长短、卷舌与不卷舌对立,南部方言有鼻化与非鼻化对立。复元音韵母以后响为主,由i、 u、 y介音构成。方言间辅音韵尾差别很大,北部方言有40多个辅音韵尾,其中单辅音和复辅音各半,南部方言辅音韵尾已基本消失。由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在北部有300多个,南部一般不足50个。北部方言无声调,有轻重音,南部方言有声调,少的2个,多的6个,有区别词义和语法意义的作用。北部方言还有辅音弱化、清化、换位、元音和谐、脱落、清化、音节脱落、合并等音变现象。语法特点是:屈折形态和粘着形态并存,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类分名词、代词、数词、量词、谓词、副词、连词、助词、情感词等9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范畴。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复数,有格范畴,分主格、领格、宾格和施动格,用代词词根元音或辅音的屈折变化表达。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数词必须和量词结合才能表示事物或行为动作的量。谓词有人称、数、时态、体、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添加前后缀、重叠等方式综合表达。存在谓词有类别范畴。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定指等8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性状谓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是:词汇大部分由单音词或由单音词复合而成的多音节词构成。构词方式以并列、偏正、表述、支配等复合为主,以加词头、词尾或重叠等方式为辅。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北部方言有一定数量的藏语借词。

猜你喜欢

  • 唐努乌梁海

    清代乌梁海部落名。“唐努山乌梁海人”省称。大多数为古都播人后裔。蒙元时期称秃巴思、秃巴等。元太祖二年(1207),附入蒙古。明属瓦刺。17世纪初年,被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台吉硕垒乌巴什并吞。后服属于清,

  • 明安达尔

    ?—1352元朝官员,唐兀人。字士元。元统元年(1333)进士,擢任宿州判官,迁转潜江县达鲁花赤。至正十二年(1352),农民起义军攻陷潜江,率士兵出御,执义军将刘万户,进营芦洑,义军拥至,出战死。子

  • 铁羊

    解放前新疆蒙古族封建主剥削牧民的一种形式。其制:贫苦牧民租借牧主或喇嘛庙一定量的牲畜,自后,不管牲畜是否有病死或意外损失,每年都要向牧主或喇嘛交付一定量的羔畜和畜产品。若原租牲畜死亡或丢失,则承租人必

  • 乙旃幡能健

    见“叔孙建”(1380页)。

  • 彭春

    见“朋春”(1482页)。

  • 三宝历代

    1415—1497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更孟之子。父死,由继父奢陇法抚为已子。天顺元年(1457),宣慰使刀霸羡自杀后,由族众举为车里宣慰使。翌年,

  • 萧兀纳

    1049—1118辽末大臣。一名挞不也。字特免。契丹族,六院部人。魁伟简重,善骑射。道宗清宁(1055—1064)初,由兄萧图独举荐,补祗候郎君,迁近侍敞史,护卫太保。咸雍三年(1067)三月,奉命使

  • 五国相王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中山国参与的五国称王事件。约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中山国利用齐、魏伐赵之机,※“引水围鄗”,力图夺取被赵国占据的鄗邑(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以千乘之国击败万乘之师,使赵国深以为耻,

  • 奶粥

    加牛奶熬成的米粥。主要流行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达斡尔族地区。鄂温克人食用奶粥,是在中东铁路修成后,因当时大米输入量少,不将大米制作干饭,而放牛奶熬成粥吃。达斡尔族的奶粥,以稷子米、荞麦米

  • 阿不都·里什特汗

    准噶尔在叶尔羌扶立之傀儡汗。约1680—1682年在位。※叶尔羌汗国东部统治者※巴拜汗之长子。约1678年,父死后,自哈密赶回吐鲁番继汗位。1679年,准噶尔汗国统治者噶尔丹兼并叶尔羌汗国东部,遂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