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木义语

纳木义语

又称纳木兹语,四川部分地区自称纳木义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木里、西昌、盐源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5千左右。纳木义语有方言差别,不同地区操纳木义语的人彼此交际有一定困难,因未作全面调查,提不出划分方言的意见。也有的学者认为他与纳西语较近。以木里县倮波乡纳木义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3套。有唇齿擦音和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23个,分3类,一类是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构成14个复辅音;另一类是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构成5个复辅音;再一类是三合复辅音4个。前置辅音主要是同部位的鼻冠,它既和浊塞音、塞擦音结合,又和清送气塞音、塞擦音结合。单元音有23个,分4套,基本元音10个,鼻化元音8个,卷舌元音2个,紧喉元音2个。另外还有一个卷舌紧元音。复元音有19个,全是后响的,由i、u、y介音和主要元音构成,无三合复元音和辅音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有:形态不很丰富,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在名词后加后缀表示复数。量词较丰富,和数词连用时次序为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双、多3类,第一人称双数和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动词有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加前缀、后缀和重叠词根等方式表达,词根语音屈折变化的手段不丰富。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基本形容词多半用叠音形式,叠音形容词如表示程度的加深可再重叠。结构助词有领属、受动、处所、比较、从由等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数量词、形容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以单音节构成的合成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自汉语,有少量彝语和藏语借词。派生词可加词头词尾构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4类。

猜你喜欢

  • 阎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阎马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梁弥颌

    ?—502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梁武帝拜其为安西将军、宕昌王,进号镇西将军。同年死,梁弥邕嗣。

  •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书名。简称《朔漠方略》。清温达等纂。48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始于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迄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卷首载康熙帝玄烨御制《亲征朔漠纪略》和温达奏进的《亲征平定

  • 秀京

    大成国农民革命政权都城。清咸丰五年(1855),农民军据浔州(今广西桂平县所在地),建“大成国”,定都浔州,名“秀京”。十一年(1861)八月,农民军遭清军及各地地主团练夹击,失守。参见“大成国农民革

  • 义同一类

    西夏文同义词典。西夏番学士梁德养著。写本,蝴蝶装,和尚梁习宝写于西夏乾祐戊申年(1188)。页面19.5×16厘米。计61面。面7行,每行2组,每组多为7字。每组中皆为同义词、近义词或同类词。如第13

  • 阿台

    ①(?—1288)元朝大臣。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阿里乞失帖木儿之子。宪宗七年(1257),任平滦路达鲁花赤。请免银、盐、酒等税

  • 瞎药

    宋代秦州(今甘肃天水)地区吐蕃部族首领。※俞龙珂弟。以妹妻河州(今甘肃临夏)吐蕃大首领※木征,结为姻亲,为木征重要谋士。熙宁五年(1072)降宋,封内殿崇班,本州蕃部都监,赐姓包名约。后,在驻河州边将

  • 北周孝闵皇帝

    见“宇文觉”(897页)。

  • 克列兔台吉

    见“格哷图台吉”(1810页)。

  • 河西四郡

    汉代黄河上流西四个郡的总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浑邪王降,汉于其地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酒泉郡治禄福县(今甘肃酒泉县)。武威郡,元狩二年置,治姑臧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