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敕勒、蒙古、达斡尔等族的传统交通工具。亦称车、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大毂轮车、达斡尔车、哈尔沁车、哈马特力格等。起源于北方草原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契丹语称“斡鲁朵”。新帝践位,皆置宫卫,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主要任务为“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辽史》
散官名。满语音译。“苏喇”意为“松散”,“章京”为“办事官员”。清代八旗内散骑郎等的满语称谓。①下五旗王府所置的散骑郎。顺治八年(1651)定,亲王。各设散骑郎4人,一等护卫6人等。雍正四年(1726
见“扫寨”(754页)。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椒州辖县之一,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西北。辽灭渤海后,其民与椒州所属大多被迁至今辽宁海城县附近,并为一县,以其名称之,上置耀州(治所在今辽宁营口县北岳州城)统之。
见“完颜石土门”(1164页)。
明代蒙古外喀尔喀领主。土谢图汗部始祖。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格哷森扎孙,诺诺和(伟征诺颜)长子。万历十五年(1587),至土默特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谒见第三世达赖喇嘛,呈献貂皮、帐幕、币帛、牧畜等数
见“西辽”(689页)。
明代官名。明代以东北为边防重地,命重臣镇守。与派驻辽东监军的内臣及赞襄军务的都御史或提督,同为镇守辽东地方,职权重大的长官。三职是总管东北(辽东)地方军政专务的最高官员,洪武七年(1374)始置。全称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承天皇太后※宗德宫。又,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有东、西钁里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