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照
明初四川土官。彝族。洪武八年(1375),授永宁宣抚司(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宣抚使。十七年(1384),贡马,诏赐钞币、冠服,定三年二贡如例。十八年,遣弟阿居赴朝,奏称比年赋马已输,唯粮不能如数。因大军南征,土民惊窜,耕种失时,加以兵后疾疫流行,死亡者多,故输纳不及。命蠲免之。后因坐事被逮至京,获平反后,卒于归途。由其庶妻奢尾署宣抚司事。二十六年(1393),子阿聂袭职。
明初四川土官。彝族。洪武八年(1375),授永宁宣抚司(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宣抚使。十七年(1384),贡马,诏赐钞币、冠服,定三年二贡如例。十八年,遣弟阿居赴朝,奏称比年赋马已输,唯粮不能如数。因大军南征,土民惊窜,耕种失时,加以兵后疾疫流行,死亡者多,故输纳不及。命蠲免之。后因坐事被逮至京,获平反后,卒于归途。由其庶妻奢尾署宣抚司事。二十六年(1393),子阿聂袭职。
即“慕容觊”(2438页)。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永乐元年十二月(1404年1月),首领却约思等从西宁卫土官李南哥赴京贡马及方物,赐以银、钞、彩币。七年(1409),却约思再次入朝贡马,依例赏赐。宣德四年(1429),其族大
根据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由原始阿尔泰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批语言,包括3个语族: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原苏联、蒙古国、土尔其、伊朗、阿富汗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在3个语族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割拴牛绳子的刀”。珞巴族婚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按照崩尼部落的习惯法规定,姑娘出嫁,都要收取一定的婚价,婚价分上、中、下3等。凡属上等婚价,女方收取男
清代库车农民起义军指挥官。汉籍文献称伊萨克。维吾尔族。新疆库车人。库车起义首领※热西丁和卓表亲。同治三年(1864),参加库车农民起义,被热西丁和卓委任为东征军总指挥,率军攻取布古尔、库尔勒、乌什塔拉
明末清代对台湾高山族的称谓。亦称“土番”。清代文献根据高山族人的“归化”与“未归化”或按其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区分为“熟番”、“生番”及“野番”,所谓“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
“侬峒起义”后建立之国号。北宋宝元二年(1039),侬存福建于广源州(治今越南北部高平省),同年被交趾李氏王朝所灭。详见“侬峒起义”(1462页)。
又称茂隆银厂。清乾隆(1736—1795)初由云南省石屏县汉人吴尚贤在阿佤山西北部的班洪、班老一带开办的大型银矿。周围百余里,矿工二三万(有说十余万)大都为招募的贫苦汉人,每年向清政府纳税银数千两。矿
※西羌的一支。因居于黑水而得名。水出羌中。西南迳黑水域(甘肃文县西北、舟曲西南)西,又西南入白水(今白水江)。地当今九寨沟及其附近地区。东南与※白水羌、紫羌相邻。东汉改广汉北部都尉为阴平郡,以统其部。
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四川金川团练和瓦寺宣慰司下属大金河千总阿木穰、瓦寺土守备喀克哩及瓦寺土舍索文茂奉命率领藏族屯兵近2千人,赴浙江东部参加沿海抗英斗争。奉命进攻英军占领的宁波和镇海县东北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