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生女真

生女真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一作生女直,《辽史》常以“女直”称之。又因其未编入辽朝户籍,故又称不系辽籍女直。名称含义,当是因其社会发展较慢,相对熟女真而言。来源于黑水靺鞨。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以北,吉林省扶余县以东,包括松花江中下游、牡丹江、绥芬河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一说其地以混同江(今松花江)、长白山为中心,东北迄于今汤旺河以东,东南达朝鲜咸镜北道北部。广义的生女真,包括黑龙江中下游的鼻骨德部、五国部和阿里眉等。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封女直阿海为顺化王,于其地设女直国顺化王府后,生女真遂有顺国女直和生女直部之分。下分众多部落,以完颜部最著名。处原始社会末期,以渔猎为生,过着“野处”的游猎生活,无文字,刻木记事,亦不知纪年。约在北宋初,在绥可率领下,迁到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流域,筑室定居,始务农,出现私有财产及阶级分化。至其首领乌古迺(1021—1074)时,曾受辽封为本部节度使。向辽纳贡无定期,有从征义务。自邻国输入铁器,兵力增强,生产发展,统一附近各部,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至盈歌(1053—1103)时,图们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五国部在内的不系辽籍女真诸部,均被统一,一切皆以完颜部法令治之。1114年,广大生女真群众因不堪契丹贵族压迫,在阿骨打率领下,起兵反辽。次年,阿骨打称帝,建大金国。后,随着反辽和进攻北宋战争的胜利,大批生女真人散布于金朝管辖区域内。金亡后,迁居长城以南地区者,均未返回故地,融合入当地汉族中;留居故地者,成为元水达达路管辖下的居民。生女真,特别是完颜部,在金代政治、军事生活中,起着核心作用。

猜你喜欢

  • 重九节

    见“必里迟离”(633页)。

  • 扫稳脱朵

    ①契丹语官名。掌群牧之事。据《金史·百官志》:“※乌鲁骨(群牧所)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女真立国,仍设是职,在群牧所下,“又设扫稳脱朵,分掌诸畜,所谓牛马群子也。”简称“群子”,为群牧所

  • 灭里部民暴动

    元顺帝朝蒙古牧民起义。灭里部隶属汪古统治者领地内,在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于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爆发反抗赵王暴政的起义。起义者攻进王府,杀死赵王的替身观音奴,赵王八都帖木儿仅因化装出逃才得以幸免

  • 噶博读兑

    清四川甘孜土司。藏族。原为百户,封安抚司。宣统元年(1909),甘孜孔撒女土司央机携印潜逃,拿获革职后,他愿呈缴印信、号纸及所辖上、下官寨两所,并百姓寺院。后经川督赵尔丰奏请,准将土司印信、号纸呈缴甘

  • 弩而哥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 巴懒尼雅玛

    见“巴拉人”(410页)。

  • 彭宗舜

    明代湖广永顺司土官。号中轩。土家族。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彭明辅次子。嘉靖六年(1527),袭宣慰使职。奉调随官军平广西思恩、南宁、浔州之乱,因功授昭勇将军。二十一年(1542),与酉阳宣

  • 詹应鹏

    明朝官员、史学家、伊斯兰教学者。字冲南。安徽宣城人。回族。左副都御使詹沂长子。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户曹三仕。熹宗天启(1621—1627)年间,请立新旧二库以资边饷,出纳有度,国计赖之。历

  • 白明达

    隋时龟兹乐师。炀帝时任隋廷乐正,创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汁百草、阴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唐贞观年间(627—649),仍在唐

  • 甘肃新通志

    甘肃省方志。(清)升先修,安维峻编撰。100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书。在《甘肃通志稿》的基础上删节增补,吸收雍正(1723—1735)以后新资料,重新编纂。分天文、舆地、建置、祠祀、学校、兵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