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姓氏
满族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姓,即哈拉(hala)。《皇朝通志·氏族略》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记载的满族姓氏646个,谱外姓33个,合为679姓。从这些姓氏中,可看出满族与金代女真人的源流关系。以《金史》与《通谱》所载姓氏对照,有对应关系的为:金姓完颜(清姓完颜、王甲),以下顺次为乌古伦(乌库哩)、纥石烈(赫舍哩)、徒单(都善)、女奚烈(钮祜禄)、兀颜(乌雅)、蒲察(富察)、颜盏(颜扎)、温迪罕(温特赫)、石抹(舒穆禄)、奥屯(鄂托)、孛术鲁(博都哩)、移剌(伊喇)、斡勒(倭哷)、纳剌(纳喇)、夹谷(觉罗)、裴满(费莫)、尼忙古(尼玛哈)、斡准(鄂卓?)、阿典(阿克占)、阿里侃(阿礼哈)、温敦(温都)、吾鲁(珠噜)、抹颜(穆颜)、都烈(都哩)、散答(萨克达)、呵布哈(罕楚哈)、乌林答(乌灵阿)、仆散(布萨)、术虎(珠赫哷)、古里甲(瓜尔佳),合计31姓。除上述外,满族姓的来源特点:以地为氏,如佟佳氏,马佳氏;以部为氏,如瓜尔佳氏、完颜氏;以姓为氏,如钮祜禄氏、舒穆禄氏;因居地变动更改新姓,如依尔根觉罗氏因迁居异地,分别改为蒙鄂罗氏,巴雅喇氏;以父名为姓,由于满俗“称名不举姓”,乾、嘉时代普遍出现子名首字从父名之首字,孙再从父名之首字,首字渐成为姓氏,如大学士阿桂从父阿克敦首字“阿”为姓,这是受汉族以首字为姓的影响。清朝末年以首字为姓的情况日渐增多,一般是随汉姓,名之前冠以张、王、李、赵等;或取《百家姓》以外汉字为姓,如名前冠以阿、布、西、仓等字;或沿金代所冠之汉姓,如完颜为“王”等;或谐本姓之音取对应汉字,如他塔拉氏为“唐”等;或以译义求相近汉字,如倭赫,汉译为石头,即取石为姓;或以某物为标志取相应汉字,如爱新觉罗黄带子,取姓为黄;或沿用明朝的赐姓等。在满族众多的姓氏中,著姓除爱新觉罗氏(译汉为金)外,素有八大家(姓)之称。八大姓各地所指有差异,通常是指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和齐佳氏,多为清室后族。下列满族姓氏对应汉字举要表:
满姓 | 所冠汉字姓 | 满姓 | 所冠汉字姓 | 满姓 | 所冠汉字姓 |
瓜尔佳氏 舒穆禄氏 赫舍里氏 爱新觉罗氏 | 关、白、石、鲍、汪 徐、舒、朱、宿、郑、肖、万 高、康、赫、张、何、卢 金、肇、罗、德、洪、依 | 马佳氏 他塔喇氏 西林觉罗氏 阿颜觉罗氏 | 马 唐 鄂 赵 | 库雅拉氏 赛密勒氏 札库塔氏 乌苏氏 | 胡 柴 张 吴、朱 |
猜你喜欢
伊犁新军
清末新疆陆军之一部。光绪二十八年(1902),伊犁创设武备学堂(后改陆军小学堂)兼弁目学堂,开始培养新军军官。三十二年(1906),伊犁将军长庚奏准实行新政,编练新军,并从湖北调来一营新军作为骨干,又
刘志直
西夏大臣。夏仁宗时(1140—1193)官翰林学士、武功大夫。乾祐元年(1170)正月,奉使贺金国正旦。工于书法,且善制笔,取西北地区所产之黄羊尾毫为笔,国中多效之,遂以为法。
阿勒泰岩画
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所辖阿勒泰、布尔津、富蕴、青河、吉木乃、哈巴河、福海等地,已发现岩画近千幅。时代从公元前1千年左右延续至蒙元时期,是历代游牧于此的各游牧民族的遗迹。羊、鹿等各类动物以及狩猎、放牧、
朱古
藏语“Sprul pavi sku”(朱贝古)的译称,意为“化身”,又译作“活佛”。此名唐吐蕃时已有,但仅系对赞普神化的誉称。元初西藏噶玛噶举派开始实行“化身”转世继承制,即推选一幼子为前辈上师的继承
家支头人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首领。有两种:一称“德古”,意为“善于辞令的尊者”,是诺伙奴隶主专政的执行者、地位较高;一称“苏易”,意为“为大家办事的尊者”,地位低于前者。“德古”须熟悉家支谱系和历史典
赛刊王
见“赛罕王”(2468页)。
塔察儿
①(?—1238)蒙古国将领。又译塔察、搭察儿、答答儿。一名倴盏。许兀慎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忽从孙(一作子)。骁勇善战,充宿卫,侍成吉思汗。拖雷监国时期(1227—1229),受命与耶律楚材
任得敬
?—1170西夏大臣。本宋朝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通判。夏元德八年(1126)九月,夏军破西安州时,率兵民降,任权知州事。大德三年(1137),以女献崇宗为妃,擢静州防御使。四年八月,女册为皇后,升静
瓯骆
即百越民族群中西瓯、骆越两支之合称。今学术界有2说:一说西瓯与骆越为两支,一说为一支二名。参见“西瓯”(690页)、“骆越”(1782页)。
大宁路
元地方政区名。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置。辖境约东至大凌河,南达辽东湾,西抵长城喜峰口,北以今赤峰和阜新市一线为界。治所在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大明城。领录事司1,县7:大定、龙山、富庶、和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