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札萨克旗
见“土尔扈特南前旗”(73页)。
见“土尔扈特南前旗”(73页)。
渤海国最初王城(即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的别称。有说指天宝年间(742—756)迁都之中京显州(州治为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唐圣历元年(698),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今长白山北麓、牡丹江上游一带建
契丹部族名。“曷术”,契丹语,意“铁”。初,取部分皇族宫帐奴隶置曷术※石烈(县,一说乡),居柳湿河、三黜古斯、手山(今辽宁辽阳西南),专事铁冶。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部,
辑译自汉文的西夏文儒学著作。中兴府承旨番大学院学正曹道安集译。写本,蝴蝶装。页面19.5×13.5厘米,面8行,行22—25字。仅存下卷,计36面。分为婆媳、伯叔侄、姑侄女、兄弟、姐妹、夫妻、妯娌、舅
见“皮室军”(671页)。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姑要啰”。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承旨、6都案、14案头。
鄂温克族旧时的一种婚姻习俗。鄂温克语音译,意为“赠送乳牛”。内蒙古阿荣旗的鄂温克人过去男女订婚后,到十七八岁时,男方要向女家送彩礼,届时,女方父母又向男方索要物品,母亲要1头乳牛作为哺乳女儿的报酬,称
古代少数民族舞蹈。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曾在唐代长安盛行,有专业艺人称“柘枝伎”。该舞初为女子独舞,舞姿妩媚、健美,以鼓等伴奏。后发展为双人舞和人数众多的队舞,称“双柘枝”和“柘枝队舞”。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蒙、元时称基督教徒和教士为也里可温。元代定户籍,列之为诸色户计之一,享有免除差发徭役的待遇。但有田须交租,经商要纳税。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后主李势年号。346—347年,凡2年。
见“和通淖尔之战”(14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