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杀虎口至察罕叟尔驿道

杀虎口至察罕叟尔驿道

清代西北蒙古驿道。康熙五十八年(1719)春,从杀虎口至鄂勒斋图郭勒设35台,秋从鄂勒斋图郭勒到察罕叟尔新设12台。共47台。调17000余蒙古丁员到阿尔泰军台服役。47台是:一、杀虎口,二、二十家,三、得古尔格,四、毛代多深,五、萨尔沁,六、坤都伦,七、台音布喇,八、佘泰,九、苏巴尔汗,十、莫敦鄂波,十一、布尔汗兔,十二、木尔古策,十三、哈拉乌苏,十四、阿布尔呼,十五、托火,十六、舒鲁克,十七、波尔精者尔格勒,十八、扎克者尔格勒,十九、托里,二十、波尔,二十一、那焉拖罗罗海,二十二、多必东格,二十三、哈布他尔哈,二十四、红古尔厄龙,二十五、塔拉噶顺,二十六、科什兔,二十七、本博图,二十八、枯布尔,二十九、勒克河,三十、(缺名),三十一、布尔哈台,三十二、必尔格枯,三十三、山丹,三十四、蒙古拖罗海,三十五、鄂勒斋图郭勒,三十六、鄂尔布多,三十七、噶里,三十八、达赖托海,三十九、鄂尔掘兔布拉克,四十、布多罗哈那,四十一、拖罗克,四十二、插汉托合(鄂尔波尔),四十三、波罗前机,四十四、呼罗木洗,四十五、七百绰克,四十六、坑革尔革,四十七、察罕叟尔。

猜你喜欢

  • 萨大滋

    1814—1849清代诗人。字树堂。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回族。系诗人萨察伦之子。一生命运多舛。幼年丧父母。家境贫寒。秉承家学,以诗会友,毕生倾注诗学。工诗。作品多抨击时弊,感叹当权昏庸,抒发怀才

  • 亲军

    清代亲近皇帝的卫军、禁兵。嘉庆《清会典事例》卷871载:“亲军,系龙骧宿卫”。龙骧,当指天子之下矫健之兵,如龙之腾骧;宿卫,指其职责,宿卫殿廷。其制,于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满洲、蒙古内,每佐领选

  • 克主杰·格雷贝桑

    1385—1438即一世班禅。简称克主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出生于后藏拉堆多雄(今西藏昂仁境内)。贵族贡噶扎西之子。幼年拜凯珠僧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克主杰·格雷贝桑。后赴昂仁、

  • 撒儿塔台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蒙古族。详见阔阔台(2274页)。

  • 白国因由

    书名。记录白族古代民间传说的史籍。无名氏撰。康熙四十五年(1706)孟夏,大理圣源寺住持寂裕刊刻。内容为“白子国”创始起源,观音十八化等神异故事,摘译自白文※《白古通记》。为现存记载大理白族古老神话传

  • 奥兰卜拉噶斯

    成吉思汗灵堂八白室所在地。蒙古语音译,意为“多泉”。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苏木。据《成吉思汗祭典》载,该地有巴噶卜拉噶(小泉)、伊克卜拉噶(大泉)、托古噶卜拉噶、莽罕卜拉噶、阿鲁卜拉噶、

  • 神勇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左厢神勇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夏州(今陕西横山县)以东明堂川(今榆林河)之弥陀洞。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神勇军(神猛军)。备宋麟、府2州

  • 山花碑

    著名白文石碑。全称《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因以白族“七七七五”式“山花体”写成,故名。立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原镶嵌于云南大理喜洲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现存大理文化馆。质系大理石,碑高110厘米,

  • 石家奴

    金大臣。世居按出虎水(今黑龙江境阿什河)。女真族。蒲察氏。斛鲁短孙,世祖※劾里钵外孙,太祖※阿骨打女婿。自幼抚养于阿骨打家。年15从攻宁江州,败辽帝亲军,攻临潢府,皆有功,袭为谋克。从完颜宗望讨张觉。

  • 永宁纳西等族反土司斗争

    见“永宁起义”(6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