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月即别

月即别

①古族名。今乌兹别克族在元、明时的译称。13世纪初居里海附近。语言属突厥语族,其体质为突厥、蒙古、伊兰三种血统的混合。14世纪上半期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月即别汗(1313—1341年在位)统治时期,国势强盛,被称为月即别汗国,其居民被称为月即别人。15世纪钦察汗国属部的白帐汗国兴起,其居民(主要是突厥语各部族及蒙古诸部)亦被称为月即别人。15世纪末,※昔班尼汗率领部分月即别人南下,占领河中(阿姆、锡尔两河地区)地区,推翻帖木儿王朝的统治,建立汗国。进入中亚农业地区的月即别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月即别民族。参见“乌兹别克族” (347页)。 ②(?—1341) 钦察汗国第九代汗。又译月思别。蒙古孛儿只斤氏。脱黑里勒察子。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一说元年),闻其叔钦察汗脱脱卒,赴诸王会议,识破异议者图己之谋,逮杀脱脱子及诸异议者,据汗位。翌年受仁宗正式册封为钦察汗。是后,与元廷屡遣使往来。惠宗至元二年(1336),遣使请求平阳等地岁赐,元廷专置总管府掌其事,每年按额发给。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使钦察汗国达到极盛时期。迁都别儿哥撒莱城(前苏联伏尔加格勒附近)。曾于仁宗延祐五年(1318)、惠宗元统二年(1334)自打耳班进攻伊儿汗国,遭抗击,始退。与埃及等国通好,沟通贸易,相互遣使往来,埃及算端(苏丹,意为君王)请和亲,请以成吉思汗家族公主嫁算端。信奉伊斯兰教,并在汗国内广泛传播,使部分蒙古牧民逐渐改信伊斯兰教。一说卒于至元六年(1340)或至正二年(1342)。

猜你喜欢

  • 点蜡幔

    蜡染古名。南方少数民族工艺技术之一。宋代已见记载:“以蜡刻板印布,入靛缸渍染,名点蜡幔”(《溪蛮丛笑》)。蜡染工艺制作方法,先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成液态,用蜡刀蘸蜡液绘于布上。经染色,变成蓝、灰、红

  • 恩克巴雅尔

    ?—1928蒙古革命党人。汉名金安喜。内蒙古乌拉特西公旗人。蒙古族。早年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1927年8月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召开的特别会议,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8年8月在乌兰

  • 达弟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阿坝卓克基藏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又称“克尔米”,意为“什么都要做的人”,俗称“家人”,即奴隶。来源于孤儿或因家贫被卖为奴者,亦有与“家人”结婚降为此等级者。世代为奴,无任何私

  • 台员

    见“大员”(76页)。

  • 八剌马部民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九月,居住在岚、管、临3州(均在今山西省北部)的诸王八剌马、忽都火者等部部民,不堪压迫,群起暴动。元廷派遣省、台、宗正府官员前往督促地方官府进行镇

  • 百家奴

    ?—1311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唆都子。至元五年(1268),随都元帅阿术攻宋襄阳,以功充管军总把。十一年后,隶丞相伯颜,为知印。从破郢州、沙洋、新城、江州、太平州,加进义校尉,攻丹阳、吕城,破

  • 透欧博如坎

    即“欧透博如坎”(1379页)。

  • 秃里

    ①契丹语官名。又译作“吐里”。为※奚六部之官。一说全称“奚六部秃里太尉”。亦常称“奚秃里”、“奚六部秃里”、“奚秃里太尉”等。《辽史·萧拔剌传》:开泰(1012—1021)年间“累迁奚六部秃里太尉。”

  • 捕兀剌川

    蒙古国地名。又译不刺川、不兀整理客额儿。位于薛良格河(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一段)流域。蒙古国建立前,蔑儿乞部世居该地。蒙古部铁木镇(成吉思汗)、克烈部王罕屡败其部于此。后并于蒙古部。

  • 永乐大典

    书名。中国著名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明姚广孝、解缙等人奉敕修纂。22877卷,目录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3亿7千万字。永乐三年(1405)起纂,六年(1408)冬成书。此书整部、整篇或整段辑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