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颜不花

普颜不花

元朝官员。字希古。蒙古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1345),由国子生登进士,授翰林修撰。旋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1351),调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与章伯颜、道童一起奋力抗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日夜坚守,义军被迫退走。十六年(1356),为江西廉访副使。后历任益都路达鲁花赤、山东廉访使、中书参知政事。十八年,偕治书御史李国凤同经略江南。及至建宁,恰值陈友谅遣兵来攻,命筑各门瓮城拒战,固守64日。义军撤退后,应召还,授山东宣慰使,复调知枢密院事、山东行省平章,备御益都。后城陷,被明军俘执,示不愿降,死。

猜你喜欢

  • 卑禾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西山丹县南。西汉开河西,置番和县,属张掖郡,今霍城遗址疑为其县治。东汉初与卢水胡南迁,居青海湖周围。魏晋时称青海湖为卑禾羌海,即因其众居此而得名。

  • 太阳罕

    ①蒙古国建立前乃蛮部首领的称号。又译塔阳罕、泰阳罕、太阳可汗、大惕可汗。“太阳”乃汉语“大王”的音变;“罕”又作“汗”、“可汗”,为突厥语称号。乃蛮部首领※亦难察受金封为本部“大王”,蒙古语讹为“太阳

  • 板申

    即“板升”(1293页)。

  • 蛮夷大长

    河北真定人赵佗入主南越后自称。秦末天下大乱,南海龙川县令赵佗乘机以武力兼并桂林、象郡,于汉高祖四年(前203)建立南越国。因身处越人居地,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除以当地故俗管理其地外,并亲“弃冠带”,仿效

  • 大和卓木

    见“布拉呢敦”(470页)。

  • 沙汗

    ?—1565东察合台汗国第十四代汗。蒙古族。※满速儿汗长子。满速儿汗晚年退隐,1543年袭父位。在位其间曾与※叶尔羌汗国阿克苏总督马黑麻战争,将马黑麻俘回察力失(今新疆焉耆县),后放回。1565年,掠

  • 嘎善发尔噶

    锡伯语音译。意为“村落”,引申为农村公社。古代锡伯人社会基层组织。每一“嘎善”都由不同的“哈拉”和“莫昆”构成。“哈拉”是同一祖先的后代。“莫昆”是“哈拉”在传至5、6代以后分衍出的氏族。而氏族则是若

  • 甲勒参得沁

    ?—1791清四川明正土司。藏族。乾隆三十七年(1772),率所属人众随清军征金川,奋勇出力,加恩赏戴花翎,并赐“佳木拜屯”名号。四十一年(1776),平定金川后,赴京朝觐,赐冠服。卒,子甲木参诺尔布

  • 卫绍王

    见“完颜永济”(1151页)。

  • 阿思

    ①契丹语音译,亦作藕丝,“宽大”、“广平”等意。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宫卫※太和宫契丹语音译为“阿思斡鲁朵”。辽代皇帝冬※捺钵之地广平淀的契丹语音译为“藕丝淀”。 ②见“阿斯”(1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