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无根由佐领

无根由佐领

亦作无根源佐领。清代八旗佐领中不明其一部分初编时诸缘由之谓。此称,乃一定时期内朝廷处理佐领事件时之术语,并非佐领之名。雍乾时(1723—1795),以某些世管佐领初编之时的基本情况(如原立佐领是谁?以哪些人丁编设等等)已无从查考,故称。是时,常因佐领之事争讼不休,若不稽查早年编立各缘由,便无法制止其纷争(是时亦有查明其根源者,如查属李永芳所立者,即从佐领下人组合成份中查明,以归入勋旧佐领)。乾隆间(1736—1795)定,无根源佐领中,若有一家一姓连续承管五世以上者,此佐领仍作为世管佐领,否则改为公中佐领。后经办理大臣阿桂奏准:其中有一家族连续管过五次以上者,便作为该“族中承袭佐领”(2091页);嗣后倘有人再起争讼,即将此佐领撤出,与承管四次以下者同例,改为公中佐领。

猜你喜欢

  • 锡纳干潮尔

    即“潮尔”(2527页)。

  • 宇文乞得归

    ?—333东晋时宇文部首领。出于辽东塞外,先世为南单于远属。世为东部大人。《资治通鉴》作鲜卑宇文氏。系鲜卑化之匈奴人※宇文莫槐后裔。※宇文逊昵延子。父死,立为大人。依附后赵石勒。晋太宁三年(325),

  • 冷木当·阿班罗勃

    清末云南贡山县第四区独龙族反土司斗争首领。因不堪察瓦龙藏族土司的剥削压迫,于宣统二年(1910),与次里组织60余人起事,拒绝向察瓦龙土司缴纳捐税。以砍刀、弓弩为武器,率众到土司驻地布尔请愿,代表民众

  • 刷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贫苦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贫苦农户。约占总农户的80%。一般只占有为数不多的耕地、牲畜、工具。每年除耕种自己的土地外,还得通过瓦莫(卖工)等形式来维持生计,承受不同程度的

  • 苏拉赫词典补稿

    书名。贾玛尔·卡尔希编撰。为对波斯文《苏拉赫词典》之增补。《苏拉赫词典》系作者根据朱哈里的阿拉伯文词典《语言之冠与阿拉伯文之美》于1282年编译而成。14世纪初年,作者又为该词典撰写了《补编》。其中保

  • 宛邑

    古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即此。后,秦昭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南北朝时,境内※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渐向北迁,至

  • 江夏蛮

    汉代江夏郡少数民族的总称。古称荆蛮。秦灭巴子国后,徙其民于江夏,汉分南郡为江夏郡,故名。分布在今湖北东部和河南淮河以南地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徙潳山蛮7千余口置江夏界中。永元十三年(10

  • 部落使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吐蕃在其本部及河陇吐蕃占领区均设此职。松赞干布在吐蕃设61个千户部,藏语谓“东岱”,每千户部设1千户长,藏语称“东本”。在敦煌文献《藏汉对照词语》残卷中,则称千户长(东本)为“部落

  • 喀尔喀赛音诺颜汗部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诺木干,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界;西至依萨赉,接额尔德尼班第达呼图克图界;南至霍尔朔特,接乌拉特前旗界;北至额勒素台,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3,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善巴再从弟丹

  • 艾温克

    见“鄂温克族”(20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