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民

旗民

清代旗人和民人的合词。民人主要指汉人。所谓“旗民分治”,即旗人治以都统、驻防将军等官;民人治以顺天、奉天两府府尹、各省督抚及其下属各官。定例:于京城和各省,皆令旗人聚居于一方,而令民人定居于他方,各从各俗,虽同城而不使旗民杂处。“鞭”作官刑,旗人用之,“杖”作教刑,民人受之。见鞭、杖之载而先知受者何属,孰轻与孰重。旗人女不准与民人为妻,而民女却准许给旗人为妇。旗民名分,旗高于民,即使旗人出卖旗仆,民人亦多不敢接受。关外旗民,其民以出关谋生的流民为主,佃耕者即与东北旗人构成租佃关系。旗人地主坐享租息之利,佃民籍力耕旗地以资生,关内旗地租佃关系也是如此。旗人份内旗地始终开除其赋,而民地虽新垦亦得照章升科。“旗民交产”,例禁甚严,然而日久其弊丛生:旗人或指地借钱,或支使长租,阳避交易之名,阴行盗卖之实,渐至公然典卖旗地,半属于民。旗民关系,虽疏亦密。

猜你喜欢

  • 单于都护府

    唐代在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高宗永徽元年(650)执车鼻可汗后置。府治初设于云中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下辖狼山、云中、桑乾3都督府、苏农等24州(一作14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高宗麟德(6

  • 笔写记

    即“笔写契”(1883页)。

  • 宣懿皇后哀册

    石刻名。为哀悼辽道宗皇后萧观音的石刻。有汉字和契丹小字刻的各一合,刻于乾统元年(1101)。1930年出土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瓦林茫哈地方的辽庆陵的西陵即永福陵中,现存沈阳市辽宁省博物馆。汉文合

  • 谋鲁盌

    见“谋鲁斡”(2129页)。

  • 普英米

    普米语音译。云南兰坪、丽江、永胜地区普米族的自称,意为“白人”。参见“普米族”(2291页)。

  • 色布腾

    ①(?—1667)清初将领。蒙古族。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二十一世孙,※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色特尔子。初附喀尔喀,天聪二年(1628),随父归服后金。崇德五年(1640),朝觐皇太极,赐仪

  • 汗八里

    即“大都”。

  • 源文宗

    见“源彪”(2404页)。

  • 昂吉儿

    ?—1295元朝将领。一作昂吉。本西夏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姓野蒲氏。随父野蒲甘卜降蒙古。父死,袭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1269)授本军千户,佩金符,从征淮南,率河西军加固信阳(今河南信阳南

  • 王仁俊

    1866—1914清末考据学家。字捍郑,一字感莼。江苏吴县人。幼喜治经,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官居吏部主事,于上海创建实学报馆。后赴日本考察学务。三十三年(1907),调任学部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