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施浪诏

施浪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六诏之一。施望欠为王,曾与邆赕诏王咩罗皮同伐南诏王蒙归义(皮逻阁),战败,退保牟苴和城(今邓川县城东北青索乡,又名史郎川)。南诏复进兵,部众溃,仅率家族之半,西走永昌(今云南保山市)。初闻蒙归义军于兰沧江东,以为必取永昌,不能相容。望欠无计可施,有女名遗南,以美著称,遂遣使献于蒙归义求和,许之。望欠渡兰沧江,终于蒙舍诏(一说渡江时溺死)。当在牟苴和城初败时,其弟施望千北走吐蕃,立为王,归于剑川,聚众数万。子千傍。孙傍罗颠时,南诏兵破剑川,尽获其部落卒众。脱身走泸水(金沙江)北。后子孙均在吐蕃中。

猜你喜欢

  • 卜咂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其地在今青海贵德境。永乐六年(1408),首领锁南监藏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宣德十年(1435),其地荒歉,西宁卫发官仓给与谷种。后,依明例屡入朝贡马以获取回赐。

  • 意希丹增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噶嘉唯嘉。7岁从意希达杰堪布出家为僧。10岁入化隆县敦它寺学习诵经。15岁进入夏琼寺经院,拜曲丕敦珠为师,学习《新论》等。20岁赴西藏,入色拉寺结扎仓深造,获学位,由班

  • 备指额驸

    清皇室实行满蒙联姻政策所形成的一种制度。清朝开国前即与蒙古贵族联姻,互为嫁娶,立国后,凡后妃常取蒙古贵族女,皇室公主、郡王多下嫁蒙古贵族。成为固定制度。备指额驸即此制度的具体规定之一。《理藩院则例》规

  • 不花王

    见“脱脱不花”(2082页)。

  • 毗室

    见“皮室军”(671页)。

  • 麻达葛山

    金代山名。位于抚州(今河北张北)。即今花皮岭。大定八年(1168)七月,金世宗游幸至此,恰皇孙(金章宗)于其地出生,世宗爱此山势衍气清,遂以此山名给皇孙命名,故小字麻达葛。后(可能是在章宗即位后)更名

  • 宝命真经直解

    书名。亦名《汉译宝命真经》。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最早的汉文全译本。清末经学大师马复初(1794—1874)译。译于19世纪后半叶,20卷,未译完即遭杀害。后又毁于火灾,仅存5卷。今有1927年上海回

  • 托库孜喀拉

    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之一。原意为“九头牲畜”,为订婚时的一种聘礼。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也可送与其价值相当的羊群或其他财物,或九件一份的财产,称“托库孜塔尔图”。因在柯尔克孜人中,“九”是吉数

  • 抹鹘

    契丹官名。为管理※瓦里中奴隶之官。《辽史·国语解》称:“抹鹘,瓦里司之官。”契丹有籍没之法,凡宗室、外戚、世官之家,犯逆反等罪,其家属皆没入瓦里。终辽之世,帝后12宫即有74瓦里。瓦里设此专官管理,属

  • 汉军火器营

    清代八旗汉军中兵种之一。始设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太宗皇太极命名为“乌真超哈(重兵)一旗”。因系由八旗※汉军枪营、※汉军炮营以及护炮的※藤牌营所组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