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内设识汉、藏文之教习2人,汉、藏文学生各8人。初由※东科尔充当,后为熟悉藏文闲散人员充当。办事勤劳者,准戴五品蓝翎、发给功牌执照;凡各处呈文由该房译为汉文或藏文,再由文案加条
清代西藏地方机构名。清末停科举,兴新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西藏设立学务局,置总办2名,藏官总办由噶伦罗桑称勒充任,汉官总办由驻藏委员齐东源充任。下设管理员、监学员、收支员,管理书籍司事、书识
532—586北周、隋朝大臣。字宝岳。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魏安定王元燮孙,宋安王元琰子。周闵帝时,从大司马贺兰祥击吐谷浑,以战功拜抚军将军。后数从征伐,赐爵文昌县公,迁建州刺史,改封宋安郡
1649—1707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楝鄂氏。康熙十一年(1672),任太常寺赞礼郎兼管佐领事。十六年(1677),授太常寺卿。二十三年(1684),迁左副都尉御史,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二十六
1754—1835清朝大臣、学者。蒙古正蓝旗人。玛拉特氏。字湘甫。翻译生员出身。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军机章京。后擢内阁学士、副都统。五十年(1785),以办事大臣赴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管
?—1316元代云南大理第五代总管。亦称信苴正。白族。大理人。※段忠子,※段庆从弟(一说为弟)。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一作十年)袭任大理总管、云南行省参政。同年,招蒙化(今巍山)山中白民入籍。在
延边朝鲜族人民反对官府、※乡约勒索的群众运动。民国初期,和龙县豪绅陈天障和县知事杨培祖勾结,设立所谓“总社”(地方行政机构),除向人民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外,又以征收“入籍费”为名,要每户朝鲜族交现
又称香保古墓、香保保古墓。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3公里处。1976、1977年发掘。分土葬墓和火葬墓。土葬墓为竖穴土坑,内葬1人或2人,部分墓内有殉葬现象。出土陶制器皿,也有少数铜、铁、金
1893—1966中国当代考古及西北边疆史地学家。字仲良。湖北汉川县人。清末民初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1918年毕业后,留校任国学研究所助教。后历任讲师、副教授,并逐步将注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1931年前归康乐区大头目家(部落)直接管辖,曼台头目既是本部落的正头目,又是大头目家的副头目。后始独立称部落。住牧于今甘肃省肃南县马蹄区友爱乡,操东部裕固语。共有8个户族(裕固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