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敦煌古藏文历史文献

敦煌古藏文历史文献

指发现于甘肃敦煌藏经洞内的唐代吐蕃藏文文献。1899年(一说1900年)管理敦煌莫高窟佛洞的道士王园录发现藏经洞后,帝国主义列强乘清代局势混乱和统治者腐败之机,陆续派人到敦煌,以考察为名,攫取藏经洞内大量珍贵文献,其中包括吐蕃古藏文文献。其中有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1907、1914年共两次),法国人伯希和(1908年)、俄国人奥布鲁切夫(1905年)、鄂登堡(1913至1914年)、日本人吉川小一朗和桔瑞超(1911年)。其间以斯坦因及伯希和所盗文物最多,而伯希和盗取文献尤为珍贵。据可见到的线索估计,古藏文文献总计约7000卷左右(包括劫余后留存国内的),其中绝大部分为佛教文献,历史文献所占比例较小,但却极为珍贵。这些藏文文献为8—9世纪吐蕃占领河西时所写,撰写或抄写人包括藏、汉、龟兹、康居、于阗及高昌等族人士,多在寺院及吐蕃官府中写成,亦有来自吐蕃本部(今西藏)及新疆吐蕃占领区之公文、指令、诏书等。文献内容涉及吐蕃时期王统历史、政治、经济及军事措施,文化、风俗,青藏高原历史地理,唐蕃关系及吐蕃与邻族关系,唐蕃间的驿站,吐蕃赞普及大相等发给河西吐蕃将领的诏令,赞普及吐蕃驻河西将领间的往还公文,赞普及吐蕃将领在敦煌寺院中的发愿文,河西吐蕃占领区的社会历史文献(包括民间政治及经济纠纷法律诉讼及判决文书等)。这些文献主要写在纸卷上(有些写在佛经背面或经文行间),或木简上,少数写在羊皮、树皮及牛髋骨上,也有的写在丝绢绸缎上,在佛像及壁画上亦多有藏文题记。所用纸张多为河西汉地所造。文体为楷书、草楷或两者之间的过渡书写体。有关文献,多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及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法国拉鲁教授1939、 1950、 1961年所编三卷藏文目录中,有历史文献目录及部分扼要题记。麦克唐纳及今枝由郎合编的《法国国立图书馆所藏藏文文献选集》(2卷集,1978及1979年出版),其中亦包括部分影印历史文献。法国巴考、杜散,英国托马斯,在藏人噶钦顿珠的帮助下,于1940年在巴黎出版了《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这是专载吐蕃王统历史的著作。这部分敦煌历史文本,国内王尧、陈践于1980年以《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为名译成汉文刊布,并加注释。这些历史文献均系当时所记,且受佛教影响较少,并能与汉文史籍相印证,是研究唐代吐蕃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亦可补汉籍失载之不足。

猜你喜欢

  • 耶律题子

    ?—986辽代将领、画家。名又记作迪子。字胜隐。为北府宰相兀里孙。史载其善射,工画。景宗朝入仕,保宁年间,任御盏郎君。九年(977),奉使北汉,议长久通好之策。入圣宗朝,统和二年(984),率兵与西南

  • 乐池

    战国时期中山国相邦(相国)。周慎靓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相秦国。约在中山王时(前328—前308年在位)转至中山国任相邦,曾“以车百乘使赵”。余事史缺载。

  • 云南哈尼族土司区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各土司区里的数目视辖区大小而定。各里设里长1人,管理数十村寨;里长之下设“招坝”或“里老”,辖一至数寨;“招坝”之下设“三伙头”,负责传锣送信,催捐派款。里长不世袭

  • 克灵推鲁乌托依

    哈萨克族婚俗之一。意谓“迎亲仪式”。当新郎和送亲队伍走到离家一公里左右时,新郎要飞马回家报信。新郎嫂子即要带领一群妇女前往迎接,公婆于毡房门口伫候,并让新娘换上新郎带来的马。送亲和迎亲队伍会合后,要分

  • 纳禄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管车官,管理车辆的制作和维修,统领车夫,调配使用。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十田级”,享有薪俸谷子80挑(每挑约合50斤)。

  • 萧孝友

    991—1063辽后族。字挞不衍,小字陈留。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圣宗时,以戚属入仕。开泰初年,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兴宗时,重熙元

  • 玛哈图木·阿杂木

    (1461~62—1540或1542)托钵僧。新疆和卓系之祖。一名穆罕默德·达尔维西·毛拉纳·和卓·卡山尼。号阿哈玛特和卓。伊斯兰教苏菲派纳克什班底派第五世教长。原籍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早年在中亚土

  • 借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好儿子”。旧时云南阿昌族地区对村社头人的称谓。原为农村公社时期村寨首领,由村社成员共同推举有办事能力和尽心尽力为村社成员服务的人担当,故名“好儿子”。主要职责是主持村社定期分配耕地,

  • 四胡

    蒙古语作“侯勒”,即四弦。18世纪前出现的蒙古民族乐器。盛行于科尔沁草原,几乎家家皆有,人人擅奏。可独奏,亦可伴奏。琴筒为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有弦四条,弓用马尾制作,分成两股,分别夹

  • 白保乐人民解放团

    海南岛抗日武装组织。白、保、乐,指白沙、保亭、乐东三县。1944年冬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建立。以参加过1943年白沙起义的黎族群众为核心组成,由白沙起义的黎族首领王国兴为团长,王玉锦(黎族)为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