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回回
撒拉族旧称。简称撒拉回,又称撒拉尔回。因自称撒拉,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与回族大体相同,故名。参见“撒拉族”(2493页)。
撒拉族旧称。简称撒拉回,又称撒拉尔回。因自称撒拉,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与回族大体相同,故名。参见“撒拉族”(2493页)。
契丹、女真、八思巴、畏吾儿等多种文字墨书题记。白塔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万部华严经塔,此为俗称。塔内壁至今尚存金、元、明各代题记墨迹,其中第五层东西壁书契丹小字两处,经辨识,一处4行,31字;另处3行
①见“岛夷①(1106页)。 ②指以鸟为族徽(图腾)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集团。
约1756—1824清代诗人。字实夫。四川成都人。回族。原籍浙江钱塘,幼时随父入川,为舅父马秋药所钟爱,因又姓马。好咏吟,文才出众,年虽弱冠,即有《梅蕉山房诗课》、《蕉缘轩诗抄》等作品问世。乾隆四十二
匈奴官名。位仅次于单于。匈奴谓“贤”曰“屠耆”,意为“贤王”。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置,分左右,由单于子弟充任,其号世袭。左屠耆王辖匈奴东部,南与汉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一带)相对,东
①人名(997—1065)唃厮啰政权创建者。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吐蕃王朝赞普后裔。生于高昌磨榆国。原名欺南凌温。12岁时被河州羌人大贾何郎业贤携至河州(今甘肃临夏),安置于心城。后又
部分彝族的自称名。亦作涅苏。彝语音译,意为“红色的人”。他称为红彝、罗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易门、武定、云龙、双柏、石屏、墨江、峨山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清代青海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端达哈公旗。雍正元年(1723),辉特部贡格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族众降清,并助剿叛军。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
碑铭。乾隆五十八年(1793)内阁侍读学士、军机处行走杨揆撰文,大将军福康安、参赞大臣海兰察等立碑。原存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主要记述廓尔喀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侵犯藏界,五十七年(1792)令福康安
1812—1875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内蒙古乌拉特右旗人。台吉道尔吉之子。被选定为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六世,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五月举行坐床典礼,北京普陀寺德木齐呼利岑贵等前往呼和浩特参加。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侄。官学堂亲卫。同光二年(924)八月,奉命朝贡后唐,庄宗李存勖授试国子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