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坝
见“里”(1080页)。
见“里”(1080页)。
即“落俎室韦”(2187页)。
1812—1875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内蒙古乌拉特右旗人。台吉道尔吉之子。被选定为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六世,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五月举行坐床典礼,北京普陀寺德木齐呼利岑贵等前往呼和浩特参加。
古代氐人所织的布。氐人有麻田,善于织布。利用麻缕,织为异色相间的“殊缕布”。《说文解字》云:“絣,氐人殊缕布也。”东汉时,这种布已为中原人士所习知。
即“达努节”(727页)。
①吐蕃山名、地名。红山藏文称“玛波日”,唐时特指今布达拉山,因其山色近红,故名。藏文史书《拔协》又称其为“逻娑红山”,松赞干布曾在其上建有小宫室及修道处,是为布达拉山上之最早建筑。据《布顿佛教史》载,
清代四川建昌土官。彝族。越巂暖带密(今四川甘洛县田坝镇)土千户岭安泰之子。康熙五十七年(1718),建昌(今四川西昌市)河西宣慰使安吉茂卒,无子,由其母岭氏抚养为己子,更名安祥茂,袭职。雍正五年(17
元代管理陇西、四川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元军取陇西、四川各地,置僧官以总摄当地佛教事务,隶总制院或宣政院。至
傣语音译,“卡”意为“奴隶”或“有隶属关系的人”、“西双”即“十二”,“火圈”,为地域划分单位,一般包括几个或十几个自然村。系云南傣族封建领主对附近一些少数民族进行统治和经济剥削的组织。解放前傣族封建
见“图们江”(1435页)。
我国侗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决定帮助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1956年至1958年中国科学院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