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投下户

投下户

辽及元代诸王、贵戚、勋臣所领有的俘户和私奴。一作头下户。《辽史·地理志》:“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视户数多寡,分置投下州、军、县、城堡,向本主及朝廷纳税服役。据《辽史》统计,此类人户辽朝全境共有33800户。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将被征服居民分赐诸王、驸马、勋臣,称“五投下”、“十投下”等;此为投下户来源之一。亦有于作战中将俘虏带归故土,作为各自私属,或投拜诸王求庇而成为投下户者。蒙古军入中原,投下领主又将俘虏和私奴留寄各州、县,派人管理,有投下人匠总管府之类的专门机构。太宗在中原括户,八年(1236)从耶律楚材议,实行五户丝制,规定每五户向领主纳丝一斤,此类人户集中的州县,因又有汤沐邑、五户丝分地之称。凡属投下人户,永归本主,不得随意转移他属,负担重于一般民户。除每五户出丝一斤供本主外,尚须每二户出丝一斤供国用。参见“头下军州”(631页)。

猜你喜欢

  • 赛因必阇赤

    见“移剌捏儿”(2068页)。

  • 王爱召

    即“广慧寺”(132页)。

  • 大公鼎

    1043—1121辽朝大臣。渤海族。辽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迁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市),统和(983—1012)间,再被移居大定。幼有大志,长而好学。咸雍十年(107

  • 大磐

    金朝将领。亦名蒲速越。渤海族遗裔。※大㚖之子。金海陵王(1149—1161年在位)时,官右骁骑副都指挥使。金世宗时,以大臣子,累官登州刺史,袭猛安。因伐宋有功,大定三年(1163),迁嵩

  • 涓奴部

    见“消奴部”(1933页)。

  • 阿里厮直述垒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抹里。又辽道宗※太和宫下有一抹里名“阿里厮迷里”。

  • 平定准噶尔方略

    书名。乾隆三十七年(1772)傅恒等奉敕编纂。有前、正、续三编。首编54卷,自康熙三十九年(1700)七月乙未起,迄于乾隆十八年(1753)九月壬申;正编85卷,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甲戌起,至乾隆二十五

  • 丹津多尔济

    ?—173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罗贝勒※西第什里次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父卒,袭札萨克多罗贝勒。五十六年(1717),率兵赴阿尔泰防御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

  • 拉达克

    地名。藏语音译。位于西藏西部。居民最早是香雄人或羊同人,后来之藏人。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赞普朗达玛之后代尼玛衮之子在该地始建地方政权,属西藏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均明确规定属

  • 布依歌

    布依族民歌。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地区。相传古已有之,明清多有记载。有五言四句和七言四句两种。两首合成的称“双调”、“排排歌”,两首以上连缀在一起的称“长歌”。曲调有“大调”、“小调”两种。大调放声歌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