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错策旺
清代西藏贵族。藏族。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之父。咸丰八年(1858),由金瓶掣签确定其子为十二世达赖喇嘛呼毕勒罕。次年,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准戴花翎。噶厦政府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一,即后世之拉鲁,准其于达赖喇嘛、辅国公、台吉、札萨克例贡之年,敬备贡物随同进献。同治四年(1865)病故,由达赖喇嘛兄夷喜罗布汪曲承袭。后因十二世达赖喇嘛早亡,其家与庄园被大贵族拉鲁所占,遂与之合为一家。
清代西藏贵族。藏族。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之父。咸丰八年(1858),由金瓶掣签确定其子为十二世达赖喇嘛呼毕勒罕。次年,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准戴花翎。噶厦政府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一,即后世之拉鲁,准其于达赖喇嘛、辅国公、台吉、札萨克例贡之年,敬备贡物随同进献。同治四年(1865)病故,由达赖喇嘛兄夷喜罗布汪曲承袭。后因十二世达赖喇嘛早亡,其家与庄园被大贵族拉鲁所占,遂与之合为一家。
佤语音译。“侬”意为“单方”,“麻”即“耕地”。解放前云南省西盟佤族地区对个体家庭自耕地的称呼。由于铁制的砍刀、斧、锄、铲、镰等农具从外族大量传入和广泛使用,使得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单独耕种已成为可能
唐代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朗州武陵(今湖南西部)人。以勇猛著称。广明元年(880),武陵地区连遭灾害而赋税不减,激起各族人民不满,遂与同里人区景思、周岳等猎于大泽中,聚众数千,署伍长,组织“朗团军
?—524高车国王。※穷奇子,※弥俄突之弟。5世纪末高车为哒所败,被俘,客居其地。北魏神龟元年(518)左右,在哒支持下还居高车,重建高车国,遣使结好北魏。正光二年(5
见“阿布勒班毕特”(1241页)。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的松木滩、红湾寺、东西柳沟一带,操西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帕勒坦(或称三潘,汉姓潘)、增斯恩(或称增柯斯,汉姓郑
?—1664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西纳明安氏。世居库鲁末博尔地方。初从征大同,至宣府城,遇敌千人,以奋勇击敌,赐“巴图鲁”名号。崇德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屡败松山、杏山、塔山兵。以功授三
藏传佛教寺院。又称托定寺。建于11世纪初。地处西藏札达县(旧称扎朗宗)。为阿里赞普意希约倡建,据考证系仿桑耶寺。曾是大译师仁钦桑布的驻锡地,古印度佛教僧人阿底峡曾于此传法讲经。原藏许多珍贵文物,后遭毁
见“蕃汉转户”(2489页)。
即“主儿勤”(620页)。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前赵)大臣。匈奴呼延氏。大司空※呼延翼子,汉王刘渊皇后之兄弟。晋惠帝建武元年(304),乘晋内乱之机,与右贤王刘宣谋举刘渊为大单于。奉命赴邺(治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告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