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骞

张骞

?—前114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初为汉武帝郎官。史称其为人坚忍,宽大信人。建元二年(前139),奉武帝命,率甘父(胡人)等百余人从陇西出使大月氏,欲相约共同夹攻匈奴。中途被匈奴扣留,居匈奴西境,历时10年,娶妻有子,但“持汉节不失”。元光六年(前129),乘机与属下西逃,经车师、焉耆、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亲历大宛、康居和大月氏、大夏等地。居大月氏年余东归,经南山(今昆仑山),欲取道羌中(今青海境),又被匈奴扣留1年,乘匈奴单于新死,国内乱,携胡妻与甘父出逃,于元朔三年(前126)方归汉,拜太中大夫。此行前后共13年,虽未完成联合大月氏共抗匈奴的使命,但对西域各国的物产、人口、风俗民情有所了解,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朔六年(前123),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知水草处,使军得以不乏,屡建军功,封博望侯。后又奏言从蜀遣使求通身毒(古印度)。元狩二年(前121),以卫尉与郎中令李广出右北平击匈奴,由于贻误军机,被废为庶人。四年(前119),拜中郎将,率300人,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值数千钜万,再次出使西域,欲劝乌孙东返,共抗匈奴。因乌孙内乱,未果。乃分遣副使持节出使大宛、康居、大夏、月氏等地。元鼎二年(前115),与乌孙使数十人返长安,拜为大行。次年卒。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各族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汉族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 费扬古

    1645—1701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栋鄂氏。内大臣鄂硕之子。年十四,袭三等伯。康熙十三年(1674),随安亲王岳乐率军征讨“三藩”叛乱,转战江西、湖南。师还,因功擢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二十

  • 噶布什贤壮大

    参见“壮大”(887页)。

  • 旺秋多吉

    1556—1603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九世活佛。藏族。生于康地金沙江流域的哲雪。明嘉靖四十年(1561),6岁即被送至粗浦寺学习。曾应云南木土司邀请,出访丽江纳西族地区。历访噶玛贡寺、绛秋林寺,

  • 巴图尔额尔克济农

    见“和啰理”(1447页)。

  • 大光显

    渤海国末王※大諲譔世子。后唐清泰元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十七年,934,《东国通鉴》作天授九年,似误),率众数万(一作数万户)投高丽。高丽国太祖王建待之甚厚,赐姓名王继,附之宗籍,特授元甫,守白州(今称白

  • 斯结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思结。游牧于土拉河北。先后附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十五年(641),为唐将李世绩破于五台县,失众千余。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其首领乌碎入朝。次年,唐以其地置卢山都督

  • 詹师庐单于

    即“乌师庐单于”(347页)。

  • 庞勤

    见“庞特勤”(1498页)。

  • 雅尔图

    ?—1767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初任笔帖式,雍正四年(1726),升主事,迁郎中。十三年(1735),授镶兰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元年(1736),随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授参赞大臣。三年(1738

  • 铁羊

    解放前新疆蒙古族封建主剥削牧民的一种形式。其制:贫苦牧民租借牧主或喇嘛庙一定量的牲畜,自后,不管牲畜是否有病死或意外损失,每年都要向牧主或喇嘛交付一定量的羔畜和畜产品。若原租牲畜死亡或丢失,则承租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