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姓伊克明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献籍三百余户降。诏赐冠服佩饰。受命入觐,封辅国公,赏白金1500两。寻阿睦尔撒纳叛,拒从,与诸辉特台吉被置于塔密尔。越2年,辉特部诸台吉叛,与阿卜达什等携马至科布多发其谋。清廷因其非辉特部,且无反迹,命徙黑龙江乌裕尔河畔,称伊克明安旗。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姓伊克明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献籍三百余户降。诏赐冠服佩饰。受命入觐,封辅国公,赏白金1500两。寻阿睦尔撒纳叛,拒从,与诸辉特台吉被置于塔密尔。越2年,辉特部诸台吉叛,与阿卜达什等携马至科布多发其谋。清廷因其非辉特部,且无反迹,命徙黑龙江乌裕尔河畔,称伊克明安旗。
见“李国昌”(1036页)。
旧时土族土地租佃形式。亦称香烟地。始于明朝。流行于青海土族地区。明朝将土田分为官田与民田两种,并以土地作为庄田赐予寺院,寺院再将土地租给农民,收租以酥油和肉类为主,故名。此租为定额租,无论收成丰歉,乃
元世祖忽必烈年号。1260—1264年,凡5年。
?—1857清代新疆库车农民起义首领。维吾尔族。库车人。咸丰五年(1855),为反对库车办事大臣乌尔清阿、阿奇木伯克迈玛斯底克滥派差徭,与呢雅孜潜赴伊犁控告。获伊犁将军允准,该地农民只承当5种官差,不
蒙古部名。《明史》又译作“哈剌嗔”。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七世外孙和通姓乌梁罕氏,有众6千户,游牧于额沁河,始称所部为喀喇沁。后金天聪二年(1628),察哈尔林丹汗虐其部,和通后裔苏布地与万丹卫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埃合里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录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埃合里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瓦里。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一※
汉代匈奴部落名。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三辅(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辖今陕西省中部地)。屯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者,称“长水胡骑”,屯宣曲(今西安市西南)
1172—1232金宗室、大臣。诗人。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女真族。完颜氏。世宗孙,越王永功子。博学有才,喜为诗,工真草书。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加奉国上将军。章宗明昌(1190—119
?—681东突厥反唐首领之一。又作温傅、温傅可汗。原为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首领。调露元年(679)十月,联合※阿史德奉职率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部众反唐,拥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24州突厥部众皆从之,众至
清代甘肃卫名。康熙五十七年(1718)置。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120里达儿兔南。兼辖赤金千户所,隶安西兵备道。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