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苏语

尔苏语

我国四川部分地区自称尔苏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2万。尔苏语分东部(尔苏)、中部(多续)、西部(吕苏或栗苏) 3个方言。方言间差别很大,彼此不能通话。不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有差异。以东部方言甘洛县玉田区则洛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2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有唇齿擦音,方言中还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32个,其中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21个,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6个,三合复辅音5个。有单元音17个,分普通元音、鼻化元音和卷舌元音3类。复元音分前响、后响和三合3类,以后响为主,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复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无辅音韵尾。有高低两个声调,有区别词义作用,但不很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虚词、语序都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双数、多数、人称领属和指小语法范畴,用加词头、词尾的方式表达。名词中方位词十分丰富,除一般语言中的前、后、左、右外,还根据当地的山势、河流分垂直上方和下方,靠山方和靠水方、水源方和下游方、山坡上方和山坡下方等,每个方位又分泛指、近指、远指、最远指4类。量词比较丰富,分名量和动量,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双、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之分。人称代词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元音屈折变化的方式表达。人称代词重叠表示反身。动词有体、态、趋向、式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加前后缀、重叠词根等手段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结构助词比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随同、工具、处所、比较,从由、定指等9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以单音节词为主,构词方式有合成法、派生法、重叠法,以合成法最能产。合成方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4种。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来源于汉语、彝语和藏语,汉语约占10%,彝语、藏语各占2%。

猜你喜欢

  • 北大王院

    见“大王院”(79页)。

  • 邦单

    藏语音译,亦作“邦垫”、“班代”。西藏和四川藏族妇女腰间系的围裙状服饰。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多为彩色横条的丝织或毛织品。西藏农区是以三幅20厘米宽的彩色横条毛织料缝制,牧区是用牦牛绒或

  • 布古尔

    ①即“玉古尔”(475页)。 ②见“轮台”(1377页)。

  • 普济杂方

    书名。蒙古医药学著作。十九世纪内蒙古阿拉善旗医师高世格亲著。蒙文。61页。木刻本。书中记载临证各科疾病常用的方剂和单方、验方。药名均以藏、蒙、汉、满文对照。

  • 拉伊斯制度

    阿古柏侵入新疆时实施的统治措施之一。“拉伊斯”阿拉伯语,意为巡行检查执行伊斯兰教法规的官员。是推行宗教统治的工具,权力极大,可以干涉各级伯克的行政。清统一新疆后被废。同治四年(1865),阿古柏夺取喀

  • 北使录

    书名。明李实撰,1卷。实字孟诚,合州(今四川合川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十四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统军攻明,经“土木之役”,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后在攻北京时,遭明军反击,北撤,翌年,

  • 汉岱

    ?—165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第五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十二月,擢骑都尉,封一等奉国将军。清崇德二年(1637)四月,预议政。六年(1641),随皇太极围明松山(今辽宁省

  • 仆浑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一作步浑。郁久闾氏。※地粟袁幼子。父卒,其二兄将柔然析为两部,长兄匹候跋继父业居东部,仲兄缊纥提率部别居西部。本人与诸子镇于西界。其子大檀一系在步鹿真(缊纥提孙)后,连续继承了

  • 瓦渣长官司

    元明哈尼族土司。明属临安府。今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清嘉庆《临安府志》卷18“土司志”:官桂思陀之部分置。明初,土司阿英(哈尼族)归附,赐姓钱,授长官司副长官,世袭。其司距府治西南140里。东

  • 若尔盖

    地名。即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位于阿坝之西北,北接甘肃省,东邻松潘,南界红原县,西隔黄河与青海相望。所辖唐柯、郎木、多玛三地为牧区,铁布、求吉两地为农业区。部落小而多,俗有十二部之称,即: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