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①一般指多民族国家里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有的国家系对外来移民的称谓,有的国家还指种族。 ②中国对人口比汉族处于少数的民族的称谓。中国民族众多,有史以来华夏——汉族人口就占大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中央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确认了汉族和38个少数民族,60年代确认16个少数民族,70年代确认1个少数民族,迄今为止,共确认55个少数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为91200314人,占全国人口的8.04%,其中人口最多的为壮族,有1548万多人,100万人口以上的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朝鲜、白、哈尼、哈萨克、黎、傣等17个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畲、傈僳、仡佬、拉祜、东乡、佤、水、纳西、羌、土、锡伯、仫佬、柯尔克孜、达斡尔、景颇等15个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的有撒拉、布朗、毛南、塔吉克、普米、阿昌、怒、鄂温克、京、基诺、德昂、乌孜别克、俄罗斯、裕固、保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为缔造伟大祖国、创造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与汉族共同斗争,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蒙古、藏、哈萨克等一些少数民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中国五大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十分富饶,尤以森林业、畜牧业和多种地下矿藏的资源丰富而著称。解放初,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社会还处于保留有浓厚原始公社残余或奴隶制或农奴制的社会发展阶段。一部分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很多少数民族普遍地信仰多种宗教,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藏、土、门巴等一些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现民族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建立5个相当于省级的民族自治区,相当于地区级的30个民族自治州和相当于县级的124个自治县。已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有4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另有散杂地区建立了1500多个民族乡。新中国建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原来的剥削制度,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得到了全面的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获得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他们正在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猜你喜欢

  • 交州异物志

    古籍名。亦作《交趾异物志》、《南裔异物志》。1卷。东汉议郎杨孚撰。主要记述岭南地区各种特有的动、植物的形状、习性和矿物资源等等。原书已佚,但后世多有收辑,对研究古代岭南风物颇有价值。

  • 科赛

    见“火筛”(392页)。

  • 打伙会

    见“扫寨”(754页)。

  • 分群放牧

    蒙古等游牧民族放牧方式。是一种起源甚早,经过长期放牧实践,因畜、因地制宜而形成的放牧方式。先是由大牲畜与小牲畜分开放牧,演变为牛、马、驼、羊分群放牧,继又按同类牲畜的老幼、强弱分群放牧,有不同的羊群、

  • 佛日朗

    亦作“佛六兰”、“佛力兰”,即“弗力兰”(670页)。

  • 于越

    ①中国古族名、国名。又作於越,也称内越、大越。越人一支。始见于《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40)。分布在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沿海一带。其来源相传为禹之后裔。今人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大多认为当地

  • 俄尔珠

    清四川甘孜朱倭土司。藏族。原为安抚司、千户。宣统元年(1909),孔撒女土司央机携印潜逃,拿获革职后,其自愿呈缴印信、号纸及所辖土地、百姓,献纳朝廷。后经川督赵尔丰奏准土司印信、号纸呈缴甘孜委员,将该

  • 阿旺朗杰

    明末清初西藏高僧。亦称夏冲阿旺朗。藏族。噶举派达砻寺活佛。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后藏藏巴汗彭错南杰败前藏吉雪藏军与喀尔喀蒙古联军,继破色拉寺和哲蚌寺,两寺僧众逃往青海,途经达砻寺,其居中调解,许

  • 耶律辨材

    金代将领。契丹族。义州人。为辽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参知政事※耶律履子。史载其身材魁伟,天资豪爽,有志节,且自负,累官中京兵马副都指挥使。金宣宗(1213—1223年在位)时,曾受召问政,言将相具真才

  • 倭里罕之乱

    清代咸丰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倭里罕,又称倭里罕和卓,倭里罕条勒,为张格尔弟巴布顶之子。咸丰(1851—1861)初年以前,曾多次伙同卡塔条勒(迈买的明)、铁完库里和卓等煽动叛乱,均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