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宰桑

宰桑

蒙古官员。亦作寨桑、斋桑。汉语“宰相”之音译。自元代沿袭下来,绝大多数为出身于非成吉思汗家族的封建领主,属“赛特”(善人、贵人、大官)之列。达延汗时曾一度废除太师、宰桑等官职及其领地,将其降为大汗、诸王、台吉之僚属。而在卫拉特蒙古地区从明至清则保留其封建领主地位,往往成为管理鄂拓克和集赛事务之首领,统属于汗。或一宰桑管理一鄂拓克,或三四宰桑管理一鄂拓克。一般是世袭。凡鄂拓克和集赛的大小政务由宰桑办理后,需上告图什墨尔,经汗允准后始能施行。宰桑下设达鲁噶、德木齐、收楞额、和硕齐等,分别承担军事、民政、监察、司法、征税等职务。

猜你喜欢

  • 译字房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内设识汉、藏文之教习2人,汉、藏文学生各8人。初由※东科尔充当,后为熟悉藏文闲散人员充当。办事勤劳者,准戴五品蓝翎、发给功牌执照;凡各处呈文由该房译为汉文或藏文,再由文案加条

  • 天授礼法延祚

    西夏景宗李元昊年号,1038—1048年,凡11年。

  • 格波

    见“根布”(1811页)。

  • 甥舅和盟碑

    即“长庆会盟碑”(370页)。

  • 牂柯十六县问答

    西南古地考证。1篇。清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汉族)撰。内容详考汉牂柯郡16县,即且兰、无敛、平夷、夜郎、谈指、镡封、毋单、谈稿、同并、西随、进桑、都梦、宛温、句町、漏

  • 白凌阿

    ?—1868清末蒙古族起义首领。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家贫,父母早亡,以贩马为生。咸丰九年(1859),聚众起义。后赴达尔罕王旗联络弥勒僧格、赵保承(绰号二喇嘛,蒙古人),发动蒙汉群众参加反清斗

  • 金轮千辐

    书名。蒙文蒙古编年史。内蒙古札鲁特部高僧固什·答理麻撰。乾隆四年(1739)成书。6卷,97页。记述成吉思汗迄清朝的蒙古族历史。对元末至清初蒙古各部的名称、起源和变迁,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史料。其中

  • 秀斯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烤整羊肉。蒙古语音译。用于喜庆大宴、招待贵宾、隆重祭典和馈赠尊贵的亲友。蒙古族烤制秀斯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技艺。成吉思汗时代有火烤整羊,元代发展为※柳蒸羊,清代有炉烤精制整羊,至今不

  • 他子

    十六国时期鲜卑乙弗部首领。※乌地延弟。率部驻牧于西海(又作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南界吐谷浑。因居青海,号称青海王。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随兄率两万余户降西秦乞伏炽磐。不久

  • 墩官

    契丹时对具有一定资格官吏的称呼。皇帝御宴,能上殿坐于墩上之官员,分高墩、矮墩、方墩不等。《辽史·国语解》:“辽排班图,有高墩、矮墩、方墩之列,自大丞相至※阿扎割只,皆墩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