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官庄

官庄

又名内务府官庄,亦称皇庄,是清朝皇帝的私产。顺治元年(1644)以后,清政府在畿辅圈占田地,收民投充,设立银庄132所,后又陆续增设粮、棉、盐、靛庄和瓜、菜、果园,分布在直隶(河北)和奉天(辽宁),至康熙(1662—1722)中,已约有1500余所,由内务府会计司管理。官庄须交纳皇粮。康熙二十四年(1685),关内粮庄,每庄壮丁10名,选1人为庄头,耕地18顷,纳粮360石。此外,皇室还要向粮庄索取大量的鸡、鸭、鹅、猪、蛋、草、油和秫秸,征派人夫、车辆和其他物品。其所属壮丁世代充当“包衣”(奴仆),名载档册,定期编审,不许隐瞒和冒入民籍,严禁逃亡和拖欠皇粮,违者照章鞭笞枷责。清帝有时将壮丁连同庄园赐给皇子,陪嫁公主,赏与臣僚。庄头也对壮丁“暴悍非理”,多征银谷,滥派差役。顺治年间(1644—1661),壮丁不断逃亡。康熙、雍正时(1662—1735),壮丁拖欠皇粮、典卖庄地、抗租的事件层出不穷。乾隆九年(1744),内务府以壮丁“妄生事端”,“无益农务”,奏准将各地庄园的大部分庄丁放出为民。满汉农民向庄头承佃庄地,缴纳银米,庄头再向内务府纳粮当差。光绪三十一年(1905),垦务大臣曹廷杰以庄头吞没租银,盗典庄地,奏准丈放锦州内务府官庄。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与清帝签订《优待皇室则例》,规定“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加保护”。1915年,奉天全省官地清丈局颁布丈放内务府庄地章程,规定正额、浮多一并丈放,正额地价拨解皇室,浮多价款收归国有。1924年,又将关内外未丈放或未变卖完的皇室庄园,收归国有。

猜你喜欢

  • 木葫芦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载:男女幼儿和少年,自冬佩带青、红、黄木制葫芦三枚。木葫芦“如豆状,用彩丝为绶”。于夏历正月十四日夜半,

  • 马庆华

    1913—1939新四军指战员。河南开封人。回族。父为铁路工人。毕业于开封扶轮小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开封扶轮小学、杞县大同中学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参加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队

  • 索氏

    夏景宗李元昊第二妻。素无宠。广运二年(1035)元昊进攻吐蕃唃厮啰大败,讹传已死。闻后高兴,每日娱乐歌舞。元昊归,畏惧自杀,元昊灭其家。

  • 滑剌西迷

    见“花剌子模”(999页)。

  • 策垫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随十一世达赖喇嘛往各处瞻礼布施,深得信赖。加恩破例由代琫晋升为噶伦。咸丰二年(1852),奉命同乍丫守备查办乍丫地区小喇嘛拘禁诺门罕,焚掠敕书、印信及寺院财产案,拿获首犯彭

  • 常和署

    元代管理回回乐人之机构。初名管勾司。元仁宗皇庆元年(1321)置。延祐三年(1316)改今名。设署令1员,从六品,专管回回乐队人员。下设署丞、管勾、教师、提控各2员。据载,其乐队演奏之“回回乐曲”存名

  • 杨铭

    见“哈铭”(1630页)。

  • 下辨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也作下辩道。西汉以下辨县改置,属武都郡(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今甘肃成县西,时称武街城。三国、晋复为县(一说东汉复为县)。东汉末,下辨等地,有氐帅雷定等

  • 小堡事件

    1931年新疆哈密小堡镇维吾尔族农民反抗当地驻军的武装暴动。小堡驻军排长张国琥依仗自己是军阀金树仁同乡,强占农民土地百余亩,并常借“麦西来甫”之名戏辱妇女,受到当地维吾尔族人民痛恨。是年2月,张国琥竟

  • 释迦也失

    1354—1435藏传佛教格鲁派名僧,即著名之大慈法王。蔡贡塘人。※宗喀巴著名大弟子之一,是黄教与明朝建立关系的开创者。早年为宗喀巴之司膳堪布,常随侍左右,以善学好问,颇得佛教要义。永乐六年(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