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谷衡
金大臣。本名阿里不。山东西路(治今山东东平县)三土猛安益打把谋克人。女真族。夹谷氏。大定十三年(1173),中女真进士,补东平府教授。历范阳簿、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迁修起居注。二十九年(1189),章宗即位,为侍御史。明昌二年(1191),三迁为御史中丞,改参知政事。四年,赐名衡。六年(1195),迁尚书左丞。承安二年(1197),出为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留守,改枢密副使,规画边事。四年,拜平章政事,封英国公。旋卒,谥贞献。
金大臣。本名阿里不。山东西路(治今山东东平县)三土猛安益打把谋克人。女真族。夹谷氏。大定十三年(1173),中女真进士,补东平府教授。历范阳簿、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迁修起居注。二十九年(1189),章宗即位,为侍御史。明昌二年(1191),三迁为御史中丞,改参知政事。四年,赐名衡。六年(1195),迁尚书左丞。承安二年(1197),出为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留守,改枢密副使,规画边事。四年,拜平章政事,封英国公。旋卒,谥贞献。
见“卜言兔”(19页)。
见“舒庆春”(2261页)。
?—551北魏、西魏大臣。亦作叱伏列龟,一名摩头陁。代郡西部人。敕勒叱列氏(也作叱利、叱伏列氏,后改为李氏)。先世为部落大人,魏初入附,遂世为第一领民酋长,至龟五世。文武兼备,嗣为领民酋长。正光五年(
书名。清西清(满洲镶蓝旗人,字研斋)撰。8卷。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初刻于光绪二十年(1894)。作者精通满汉文字,嘉庆十一年(1806)自北京抵齐齐哈尔,任将军衙门银库主事兼齐齐哈尔义学教习,
西夏大臣。枢密承旨※苏执礼兄。夏仁宗时(1140—1193)官御史大夫。大庆四年(1143)四月,夏州地震,居民陷没,谏言恤民疾苦。仁宗李仁孝下令,震灾之州,死者2人免租税3年,1人免租税2年;伤者免
见“科差”(1674页)、“丝料”(652页)。
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在河南省西部,背负芒山、面临龙门,洛、伊、瀛、涧四水纵横其间,地势险要,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九朝古都”所在。其具体位置历来有二:①在今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本西周
中国伊期兰教两大学术派别之一。产生于清初。创始人为著名回族经师※常志美。志美,字蕴善,山东济宁人。早年在陕西跟※胡登洲的四传弟子张少山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后在山东济宁讲学,所采用的讲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与
古地名。故址在今吉林省珲春县治附近,或指为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今有人根据对珲春县境内的考古调查认为,高句骊时代的栅城,应是珲春县城东北26华里处之沙齐(一作萨其)城。《魏书》记高句骊辖境东至栅城
①清代医家。字复元。四川会理州人。回族。幼聪敏好学,及长潜研医学,悬壶于乡里,滇黔制军阮芸台,感瘅气,延医无效,为其开服数剂愈之,同治十三年(1874)年近8旬,犹目光如炬,仍为人诊病。 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