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胡雅

大胡雅

渤海国宗王。高王※大祚荣子,武王※大武艺弟。武艺在位时,唐开元十七年(729)二月,奉武王命朝唐,被唐封为游击将军,留侍宿卫。

猜你喜欢

  • 优异世管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佐领世职制之一种类型。世管佐领中,原立佐领人具有一定劳绩者。《清通志》卷68载:“其率众归诚,功在旗常、得赐户口者,曰优异世管佐领”。八旗满洲中,计有5个。其承袭办法:原立佐领

  • 巴懒尼雅玛

    见“巴拉人”(410页)。

  • 沐浴周

    藏语称“噶玛日吉”。藏族传统节日,据传说,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弃山星出现时,被照到的水最洁净,能健身抗病。每年这个日期,藏民便带着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沿河设棚帐,男女老幼纷纷到河溪中洗头、洗澡、

  • 卡什刻

    赫哲族男子传统衣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大衣”。亦作“卡日其卡”。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大衣,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稍有差异。赫哲族以5—6张狍皮制作,长过

  • 赫图阿拉

    地名。一作黑图阿拉,黑秃阿喇,皆满语音译,意为“横岗”(一作“横甸”)。俗称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修筑,故址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在苏子河与二道河子会合处左岸)。汉魏

  • 尔个尼坡策

    彝语音译。意为租佃双方各出一半种子,收获粮食平分。旧时流行于四川凉山美姑巴普、三河以达地区彝族奴隶社会的一种剥削制度。多实行于半山区好地和水田,为实物地租活租之一种。出租者为黑彝、富裕曲伙(曲诺),承

  • 师公舞

    亦名跳神。原系壮族师公做“道场”时的舞蹈,今改进为壮族民间舞蹈艺术。流行于广西河池、南丹、宜山、来宾、柳江、鹿寨、融安、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起源于唐代。宋代名闻京师的桂林傩舞,乃其前身。表演者1

  • 阿敦达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阿敦”意为“牧群、马群”,“达”意为“头目”、“首领”,即是管马群的头目,汉译“牧长”。是太仆寺、上驷院及旗王府所置的官员,掌放牧、繁衍、训练马匹等事。从六品。

  • 索南坚赞

    1372—?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故又称萨迦巴索南坚赞。藏族。生于夏鲁康萨。8岁既晓佛典,并广读经论。17岁随索南查巴及贝甸僧格出家,取名索南坚赞贝桑波。及长,从布顿仁钦珠(即布顿大师)、杰赛托梅桑波、

  • 能典

    见“耶律术者”(1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