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嘎的林耶

嘎的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尕得林耶”、“格底林耶”,系阿拉伯语“大能者”之意。原传播于阿拉伯和中亚苏非派的一个较大的教团。一说于康熙十三年(1674)由穆罕默德第29世后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传入;另说来源于十二世纪产生于波斯的尕得林耶苏非派创始人阿布都拉·尕底尔·吉拉尼。先传入两广、云南,后由其弟子祁静一、马纯一传至川、甘、陕等地,形成一大教派。以河州大拱北清真寺为中心。有“香源堂”、 “文泉堂”、“阿门”、“七门”(或“齐门”)、“韭莱坪”、“明月道堂”等支派。其体系庞杂,是正统派的苏非主义者,也有着什叶派神秘主义之因素。在传入中国和形成门宦中,更受到佛教、道教之影响,特别是禅宗的影响较深,有浓厚的佛、道色彩。基本教义,主要表现在所谓“无字真经歌”中,其代表作有《分明四季道理情歌》、《真经歌》、《修道歌》、《五更月歌》、《无底船歌》、《三昧真火歌》、《无根树歌》等。除保留对伊斯兰教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这个最根本的信条外,对伊斯兰教之教义、教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最大特点是:重道乘功修,参禅悟道。认为先有道,后有教。教是世俗的,道是超然的,本来就存在的。声称除遵行《古兰经》和《圣训》外,必须静修、参悟,以达到“认主”“近主”之目的。其法是终身不娶,避之深山,静坐修道,默念无字真经。有三规五节、十五条之目,皆以“清心寡欲,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身”为要。每个拱北(陵墓)或道堂由教徒推选当家人主持,管理教务,最高权力机构为有当家人参加的董事会。其道统,传至七辈(一说八辈)即止。后分为两支:一支以大拱北门宦为中心,尊祁静一为始祖,另一支以韭菜坪门宦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四川阆中、广元、松潘,陕西西乡、汉中,宁夏固原,青海西宁、化隆等地。有大小数十个拱北,人数约有10万余。

猜你喜欢

  • 缚底耶

    见“缚喝”(2416页)。

  • 郁羽陵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见该书“显祖纪”和“勿吉传”,而他载稍异,该书“契丹传”与《辽史·营卫志》皆记为“羽陵”,《文献通考》作“羽林”。据契丹古老传说,一神人乘白马,与一

  • 谋鲁盌

    见“谋鲁斡”(2129页)。

  • 吐六干

    见“叱六于”(543页)。

  • 额勒开依

    去毛的皮裤。鄂伦春语音译。旧时鄂伦春族男女穿的传统裤子。流行于大、小兴安岭地区。以狍皮制作。3张狍皮可做1条,3天能制成,可穿2年。也有用鹿、犴皮制的,只需皮1张,能穿3年。与中式裤相似,上有裤腰。早

  • 波卧

    唐吐蕃南部古地名,吐蕃王族发祥地之一。即今之波密。吐蕃止贡赞普因与洛昂王洛昂达孜决斗身亡后,王权落入洛昂王之手。止贡赞普三子夏墀、恰墀及尼雅墀,分别逃亡于娘布、洛布及波卧立足。据《波密佛教史》载,次子

  • 失里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九月,与禾屯吉河卫同时设立,以部人哈升格为指挥使。《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明实录》所载失里绵卫,均作实勒们卫。

  • 吐迷度

    ?—648唐代回纥第三代首领。药罗葛氏。※菩萨之子。原为胡禄俟利发(部落首领称号)。父卒嗣位。贞观十七年(643),与诸部联兵败薛延陀,尽有其地,遂南逾贺兰山,临黄河。遣使朝唐,受厚遇。二十年(646

  • 德参济旺

    ?—1648清初官员。世居阿布罕。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与噶尔玛济农、多尼库鲁克、多尔济达尔汉诺

  • 翁独健

    1906—1986中国当代历史学家。福建省福清县人。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时即从事《道藏引得》等工具书的编篡。1935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攻蒙、元史,获博士学位。1938—1939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受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