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二世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二世

1724—1758

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二代活佛。法名罗布藏丹彬多密。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七世。孛儿只斤氏。※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曾侄孙,第四代土谢图汗惇多布多尔济子,和讬辉特部女察罕答喇巴雅尔所生。据雍正元年(1723)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在北京弥留时所示,于翌年转世于喀尔喀蒙古。后经第七世达赖喇嘛遴选,由雍正帝确定为转世活佛。雍正六年(1728),从栋科尔呼图克图那旺罗布藏受格宁戒,在家修行。翌年,由喀尔喀诸王举行坐床盛典。十年(1732),因准噶尔部领主噶尔丹策零率3万兵攻入喀尔喀,遂被清廷迎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避难。乾隆元年(1736),奉诏入京晋见乾隆皇帝,诏准在喀尔喀使用黄色围墙和黄墙行宫。三年,在多伦诺尔受乾隆帝正式册封,获金册、金印,掌管喀尔喀教务。五年(1740),奉旨返漠北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修缮额尔德尼昭并建新寺院,巡视各地,召开法会,接纳信众捐献。十五年(1750),接受栋科尔呼图克图那旺占巴勒丹沁赠予汗山(在库伦南部土拉河南岸)南方寺院(后称广教寺)和属僧等。从僧达3万余人,属民千余户。十九年(1754),奉诏设“额尔德尼商卓特巴”,专管行政事务,本人专理教务。逐步完善宗教制度,命僧学院教习经典,授僧学位。制定寺院建筑法,规定喇嘛之法衣、祭礼、祝文、赞诵等。二十一年,奉乾隆亲笔诏令,召集各部王公,稳定喀尔喀局势,使清军得以顺利平定厄鲁特蒙古辉特部阿睦尔撒纳和青衮咱卜的叛乱,故被乾隆加封为“敷教安众大喇嘛”。二十二年十二月(1758年2月),因染天花在库伦入寂。乾隆敕建“敕愿寺”,供奉其舍利塔。

猜你喜欢

  • 舒和德

    见“速黑忒”(1840页)。

  • 武定凤氏本末

    书名。清乾隆年间檀萃撰。原本系《农部琐录》(《禄劝州志》,又称《续禄劝州志》,乾隆四十三年刻)卷11。师范《滇系·典故系》删节后收录。唐时,东爨乌蛮洪农录券部为南诏三十七蛮部之一。大理时称罗婺(又作罗

  • 耶律屋质

    917—973辽初重臣。又作屋只,字敌辇。契丹族。皇族孟父房之后。史载其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处事从容。博学,知天文。辽太宗会同年间(938—974),官惕隐,掌皇族政教。大同元年(947)四月,太

  • 五尺道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 同普

    地名。原名洞巴,藏名哇热。北界邓科,东南连白玉界,西接贡县,南临武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敕封德格土司为大司徒,封其弟欧巴曲吉多杰为万户长,驻扎洞巴,管理上纳寺、中纳寺、下纳寺、内冷多尔多4

  • 元胡摩

    ?—616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后。拓跋鲜卑元氏。西魏文帝※元宝炬第五女。初封晋安公主,适略阳公宇文觉。及557年觉即位,立为王后。寻觉被废,出俗为尼。建德元年(572),武帝宇文邕诛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

  • 帕玉乃卡

    藏语音译,“乃卡”是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管理珞巴族贸易事务的机构。亦有“货栈”之含义。“帕玉”指则拉岗宗“帕玉仲错”即十二个村落所在地的地域名,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一带。乃卡设于

  • 王智

    ?—506北魏起义首领。又作王法智。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人。族属休屠胡(又作屠各胡)。宣武帝正始三年(506)正月,聚众起事,拥兵两千,自号王公,后举秦州主簿羌人吕苟儿为主,改元建明,置百官,攻周邻

  • 西域图志

    见“钦定皇舆西域图志”(1670页)。

  • 鄂博什

    清朝将领。又作鄂博实。黑龙江索伦人。乾隆二十年(1755),以总管率索伦兵从征伊犁,升副都统。二十三年(1758),驻守库车时,奉命率索伦兵东归,后请命于富德,率所部西行解兆惠军之围。次年,渡叶尔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