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和林

哈剌和林

蒙古国都城。又译喀拉和林,简称和林。城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一说得名于鄂尔浑河发源之哈剌和林山。另说“哈剌”意为“黑”,“和林”即“库伦”,意为“营帐”,即“黑帐”。太祖十五年(1220)始建都于此。太宗七年(1235)修筑城垣,建造以“万安宫”为中心的宫殿。城周约12里。于城北70里建迦坚茶寒殿,距城30里又营图苏胡迎驾殿。至宪宗时,已颇具规模,据来访法国使臣卢布鲁克著《东游记》载,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为各族商人聚居的回回区,一为汉族工匠聚居之汉人区,另有衙署数所、寺院12所、伊斯兰教清真寺2所、基督教堂1所。东南西北4门,分别设粮食、车牛、羊、马市场。元世祖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改和林等处都元帅府。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置和林路总管府,为行省治所。仁宗皇庆元年(1312),改和宁路总管府,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是诸王坐镇北方的军事重地和漠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亡后,蒙古可汗复以为都城,作为北元的政治中心。由于屡遭明军进攻和蒙古贵族的争战,城市遭破坏,渐衰。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

猜你喜欢

  • 拜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55)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布魁卫,并说清代自齐齐哈尔东北至默尔根(今嫩江县治)第一站有布魁站即该卫所在。

  • 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清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乌巴什。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顾实汗第四子。初被拜巴噶斯育为子,与鄂齐尔图车臣汗一同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康熙十六年(1677),鄂齐尔图车臣汗为准噶尔部噶尔丹击败后,徙

  • 正历

    唐代渤海国康王大嵩璘年号。794 (一说795)—809年,凡16年。

  • 乌累若鞮单于

    ?—18年,汉代匈奴单于。挛汗氏。名咸。※呼韩邪子。※乌珠留单于弟。原任匈奴右犁汙王。新朝王莽奉行民族歧视政策,欲分匈奴地为15国,谋立15单于分治,以分匈奴之势。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被王莽

  • 鲁经

    ? —1556明朝将领。蒙古族。※鲁鉴孙,鲁麟子。弘治(1488—1505)末,袭祖职指挥使,领庄浪(今甘肃永登一带)本部土军。正德二年(1507),自陈随父有功,升都指挥佥事。父卒,积战功,再迁都指

  • 大理刀

    宋代大理国名产。又称云南刀。当时即闻名全国。《桂海虞衡志》称其“铁青黑,沉沉不錎,南人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画犀毗花文。一鞘两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岭外代答》卷6云:“

  • 康古六

    ?—约1588女真族,纳喇氏。又名康古陆、康古鲁。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外妇(一说锡伯女)所生之子。明万历十年(1582年),王台死。与台长子虎儿罕赤争产夺位。以“奸生子”被逐,逃至叶赫部,倚清佳努

  • 兀者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君民世系起源明灯

    明代西藏门隅志书。又名《门隅教史》。阿旺平措、杰布撰。万历三十七年(1609)成书。原卷现藏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全书分5章:(1)雪城人类之形成及发展,历代国王弘扬佛法之情况;(2)拉赛臧玛后裔分别取定

  • 大当户

    匈奴官名。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置,分左右。为单于十大重要辅臣之一,位在左右大都尉之下。其号世袭,各有分地,左大当户驻匈奴东部,右大当户驻西部。分别统军,指挥作战,为匈奴24个“万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