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密立
又译叶密里、也迷里、业瞒。①河名,即新疆额敏河。 ②地名,在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耶律大石西征,1132年在此建城,称※菊儿汗,建元※延庆。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以其地封给第三子窝阔台(太宗)。窝阔台即位后,该地为长子贵由(定宗)承袭。宪宗二年(1252),以窝阔台系诸王倡乱,将窝阔台封地分授其后裔,以去其势。元代,窝阔台孙海都称兵反元,据其地。后其子察八儿时于大德十年(1306),为元军所败,投奔察合台汗国,领地多并入察合台汗国。
又译叶密里、也迷里、业瞒。①河名,即新疆额敏河。 ②地名,在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耶律大石西征,1132年在此建城,称※菊儿汗,建元※延庆。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以其地封给第三子窝阔台(太宗)。窝阔台即位后,该地为长子贵由(定宗)承袭。宪宗二年(1252),以窝阔台系诸王倡乱,将窝阔台封地分授其后裔,以去其势。元代,窝阔台孙海都称兵反元,据其地。后其子察八儿时于大德十年(1306),为元军所败,投奔察合台汗国,领地多并入察合台汗国。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潘名杰”(2528页)。
?—329十六国时期汉(前赵)国君。318—329年在位。字永明。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族子。史称其聪慧好学,广览书志。善属文,工草隶,雄武善射,好兵书。历任刘渊、刘聪、刘粲三朝
突厥语译音。亦译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古突厥、回鹘首领称号。始见于鄂尔浑碑铭。7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北部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带的铁勒拔悉蜜部统治者及12—13世纪高昌回鹘首领亦称之,并将所居之
?—1542明代诗人、书法家。字文焕,号渑池。山东益都人。回族。正德六年(1511)进士。历任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县令、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因上书讽谏帝后,出为甘肃临洮知府,任内整顿驿政、开渠修田
?—1151金大臣。本名迪辇阿不。奚族。萧氏。辽中书令特末孙,金平章政事、越国王※萧仲恭子。初为兰子山猛安(千夫长)。海陵时为宰相,欲取人心,荐大臣子以为达官,遂为礼部侍郎。后因海陵纳其妻妹耶律弥勒为
清朝在北京设立的民族学校。为培养使用满蒙文字的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六日建立,伊克坦任监督(校长)。以“造就满蒙文通才”,“以备行政任使”为宗旨。设满蒙文科,附设藏文科。分正科和预科,
参见“英义建功毗伽可汗”(1339页)。
书名。广西土司志书。1卷。明田汝成(约1503年生,字叔禾,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壮族土官岑猛、岑璋、赵楷、李寰、黄之事迹,与※《炎徼纪闻》卷一略同
?—1643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崇德三年(1638),从多尔衮征明,下山东。五年,围明锦州,败松山、杏山援军,皆有功。七年(1642),复围锦州,率先陷阵,大败明军,继迎击明总督洪承畴13万援军,
见“萧王家奴”(2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