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龙
阿昌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对父母包办婚的称谓。解放前阿昌族的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但婚姻的缔结大多由父母包办。缔婚前还必须向阿公阿祖神位祝告,祝告时不能听见野兽叫声,若听见称“破口”,不能缔婚。祝告吉利,男家才托“不掞”(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若同意便议定聘礼。然后请和尚选一吉日,把新娘接到男家举行婚礼。次日男方请“不䂗”把聘礼送到女家。由于父母包办,往往给青年男女带来苦恼,甚至酿成悲剧。
阿昌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对父母包办婚的称谓。解放前阿昌族的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但婚姻的缔结大多由父母包办。缔婚前还必须向阿公阿祖神位祝告,祝告时不能听见野兽叫声,若听见称“破口”,不能缔婚。祝告吉利,男家才托“不掞”(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若同意便议定聘礼。然后请和尚选一吉日,把新娘接到男家举行婚礼。次日男方请“不䂗”把聘礼送到女家。由于父母包办,往往给青年男女带来苦恼,甚至酿成悲剧。
即“黑龙江”(2227页)。
?—1633后金大臣。满族。钮祜禄氏。祖籍长白山。哈达部都督赖卢浑孙,索塔兰次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孙。隶镶红旗满洲。幼年养育宫中,性耿直,嗜学问,受努尔哈赤钟爱。后金天命元年(1616),以学有所成
清代新疆官署名。光绪十二年(1886)置。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城。辖鄯善县。有27大庄、19驿站、2卡伦。归镇迪道管辖。札萨克郡王驻扎。1913年改为县。居民4000余人,大多数为维吾尔族,有少数回族和
女真文字崖壁墨书题记。书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茂都乡敖力斯台村毕其格哈达地方。此为一断崖,在归流河南岸100米,崖前为东西向山谷,题字位于山口处,很显眼。字迹约17行,书写紧密潦草,不易断识。字旁
自称“勉”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近百个县的部分山区。海南省的苗族使用的语言属于勉语。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以及近年来逃难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桓宗(1193—1206)时官居殿前太尉。天庆五年(1198),受遣与枢密直学士杨德先赴金朝谢横赐。十二年(1205)九月,复与知中兴府通判刘俊德赴金朝谢横赐。
?—1669清初蒙古王公。喀尔喀部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二十世孙,喇瑚里长子。世为喀尔喀中路台吉。顺治十年(1653)二月,因与土谢图汗衮布不和,与弟本巴什希、札木素、额璘沁等率众千户归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贵族出身。相传先世系印度萨霍尔王族后裔,先祖达摩波罗在吐蕃时任赞普赤松德赞上师,后娶波雍萨为妃,遂在西藏生子传世。吐蕃末期迁至云如中心雅隆。传至其时,依恃帕竹政权阐
内蒙古早期的林业公司。由科尔沁右翼前旗蒙古地方士绅阜德胜创办。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旗境内绰尔河上游索伦山中开始采伐木材。最初官办,阜德胜从部分蒙古人中筹资银1.6万两,遂以官商合办方式经营,招
参见“王枢”(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