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天主教堂
位于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首府扎布让,紧靠王宫,是西藏最早的天主教堂。1624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安夺德神父等进入西藏后,阿里古格王奉行支持天主教,反对藏传佛教的政策,出资修建此教堂。为修此教堂,古格王下令将一条道路改道,部分居民搬迁,还将自己和其母的一些住房辟为花圃和基地。复活节古格王手抱一块镶满珠宝的镀金十字架的奠基石,与传教士等在工地举行奠基仪式。教堂所有砖石木料均为古格王、达官贵人所捐献。
位于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首府扎布让,紧靠王宫,是西藏最早的天主教堂。1624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安夺德神父等进入西藏后,阿里古格王奉行支持天主教,反对藏传佛教的政策,出资修建此教堂。为修此教堂,古格王下令将一条道路改道,部分居民搬迁,还将自己和其母的一些住房辟为花圃和基地。复活节古格王手抱一块镶满珠宝的镀金十字架的奠基石,与传教士等在工地举行奠基仪式。教堂所有砖石木料均为古格王、达官贵人所捐献。
?—443后仇池国君主。一名羌奴。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玄之子。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父卒,继位,旋为其叔杨难当所废。九年(432),被难当封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一作石昌)。后因谋
即“波路”(1516页)。
见“嘉木样谢贝多吉”(2432页)。
我国宋代岛屿名。《诸蕃志》载:“流求国(指台湾岛),当泉州之东,舟行约五六日程。……旁有毗舍耶、谈马颜等国”。日人藤田丰八《岛夷志略校注》:“此乃《东西洋考》、《海国闻见录》之红豆屿是也”,即今之兰屿
古州名。唐贞观十六年(642),以夜郎开山洞置。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珍州。元和三年(808),复置,旋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移
民国初年将领。字文仲。云南省陆良县(今属师宗县)人。回族。青年时期投军门吴远安部,屡立战功,由哨兵升管带军门。清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中率定远、镇远两军,同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军。收复10余州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新唐书·南蛮传》谓:“督爽,总三省也”。即行政中枢。参见“九爽(35页)。
书名。原名《蒙古秘史》,蒙古语为《忙豁仓·纽察·脱卜察安》。不著撰人姓氏。明刻本12卷。《永乐大典》收录本15卷。原为蒙古皇室秘籍,藏国史院。元亡,明人得之,分段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及旁译、总译,共2
唐代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可度者。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一月,率众附唐。唐置饶乐都督府,拜其为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封楼烦县公,赐姓李氏。以所领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州,奥失部为洛&
新石器时期越族先人居址之一。分布于今浙江杭州湾宁绍平原东部地区。1973年在余姚河姆渡首次发掘。共分4个文化层,最早距今7000年。遗址出土有骨、石、木质的各种生产工具数千件。在第四文化层中发现有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