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卫藏通志

卫藏通志

清代西藏志书。以记载西藏地区为主兼及甘、青、川藏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袁昶以写本刊入《渐西村舍丛书》。始渐流传。原书不著撰者姓名及成书年代。据考著者为※和瑛(?—1821) (一说作者为松筠或作和琳)。乾隆五十八年(1793)瑛以副都统职衔任驻藏帮办大臣,在藏八年,多留心藏事,曾著《西藏赋》一书。后受驻藏大臣和琳命,将所定诸项治理卫藏章程悉心整理。以便继任者“循照成规”治理藏务,故撰成此书。本书始编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止于嘉庆二年(1797),非一次编成,1797年完成初稿,后陆续补充、修订成书。为集录驻藏大臣衙门档案为主的史料性专著,亦载有卫藏风物等见闻实录。以所载珍贵机密档案史料最为史家称道,档案皆依原件照录,奏章均有朱批谕旨。据统计乾隆五十九年以前上谕、奏章等约达140余件。乾隆六十年驻藏大臣衙松筠及和瑛原函奏章5件。以及乾隆五十七年以来有关卫藏各种议定章程、钦定章程、布告及钱粮、兵马数目等。本书继《渐西村舍丛书》版,有1937年上海商物印书馆重印本,又称万有文库本。共4册16卷,另附卷首及校字记。内容广泛,门类细腻,括考证、疆域、山川、程站、喇嘛、寺庙、番目、兵制、镇抚、钱法、贸易、条例、纪略、抚恤、部首、经典等。所载多据实考案,语出有本,考订精当。为研究清代前期西藏历史、地理、经济、风俗等的重要资料。1982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将此书重版发行。

猜你喜欢

  • 绥来

    即“玛纳斯”(952页)。

  • 茶山人民起义

    云南思茅、普洱等地拉祜、傣等族茶农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清代,思茅为普洱茶六大茶山的产销集散地。雍正七年(1729),官府在此设总茶站平价收购,强令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以至临沧等地茶农不分远近均运此销

  • 古日

    藏语音译。意为“轮流候差”。原西藏地方政府时农奴负担的差役之一,轮流候差为来往的政府官员、贵族、寺院上层、藏兵和投递公文人员提供人力、畜力。以部落或村为单位轮流候差,时间1至15天不等,候差期间各村或

  • 陕巴

    ?—1505明哈密忠顺王。蒙古宗室后裔,安定王千奔之侄,忠顺王※脱脱近亲从孙。初居安定卫。弘治五年(1492),明廷因罕慎无嗣,王位空悬数年,封其为忠顺王,赐印诰、冠服及守城戎器,命都督佥事阿木郎与都

  • 威州龙蒲暴动

    羌民反清斗争。顺治十二年(1655),威州附近龙溪、蒲溪等寨羌民配合张献忠起义军余部举行暴动,“攻城掘冢,势甚猖獗。”四川总督李国英令行威茂监军道佥事程翔凤、松潘镇总兵王道明等,分六路出兵,将暴动镇压

  • 俄罗斯佐领

    清初投附清军的俄罗斯兵。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自愿附清俄人;一是在雅克萨战役中被俘的俄军。总数约近百人。被编入满洲镶黄旗第4参领第17佐领,被置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大都享有优厚物质待遇,分获四品至七品官

  • 朗达磨

    参见“达磨赞普”(736页)。

  • 虎狘阿里邻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景宗※彰愍宫。

  • 傅喇塔

    1621—167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靖定贝勒芬古(又作费杨武)第四子。顺治二年(1645),封辅国公。屡从军征战,颇著军功。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征湖广。五年,从郑亲王济尔哈

  • 地方民族主义

    亦称“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与大民族主义相对的,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多民族国家内,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片面强调和夸大本民族的优点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