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贝

博贝

①(?—170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巴喇斯腾额哩陀音长子。号察罕巴尔。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归清,驻牧乌喇特界内库埒谟多。二十八年,授札萨克。二十九年,入贡,受厚赐。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封固山贝子,仍兼札萨克。一说卒于1703年。 ②(?—173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根敦嗣子。初授侍卫。康熙四十三年(1704),根敦子松津僧格卒,无嗣,由其袭札萨克一等台吉。四十四年,袭辅国公。五十四年(1715),随清军赴推河防御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受命招降乌梁海。冬,追执乌梁海首领和罗尔迈等逃人。五十六年(1717),随军征准噶尔部,与署副都统常关保由布鲁勒趋博罗布尔噶苏,自为一路,败准军于和特克什里等地,执宰桑罗卜藏锡喇布等。五十九年(1720),随征西将军祁里德击降宰桑色布腾,并擒乌梁海逃众四百,封多罗贝勒。雍正二年(1724),为所部副将军,留驻阿尔泰,赐军用正白旗纛。三年,和罗尔迈复遁走准噶尔界,他遣子额璘沁追擒之,自赴克木克木齐克追缉叛逃者。继领兵随前锋统领定寿驻唐努山阳特斯地,备御准噶尔。

猜你喜欢

  • 河州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市。洪武七年(1374)置。初置司令、司丞各1员。十五年(1382),改称大使、副使。一度因茶贱马少,受命兼领洮州司(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县)。终明之世,一直是明政府与

  • 札只剌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札赤剌、札答兰、茶只剌、茶赤剌、插支来、插只来。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宗,均为孛端察儿后裔。始祖为札只剌歹,相传为孛端察儿所掠孕妇所生,故名,意为外姓人之子,子孙遂以为氏。最

  • 南剋部

    契丹部族名。据《辽史·国语解》:“北剋、南剋,掌军官名,犹汉南北军之职”。统和十二年(994),以※奚府二剋所辖民户分置2部,南剋部为其一。原民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

  • 帖烈灭

    即“吉里迷”(681页)。

  • 豪格

    1609—1648清初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长子。初从征蒙古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因功封贝勒。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随贝勒代善征扎鲁特部,尽俘巴克等十四贝勒。天聪元年(162

  • 必莫者

    ?—1398明洪武年间贵州仡佬族暴动首领。贵州沧浪人。仡佬族。寨长。洪武三十一年(1398)二月,会同水西阿旷毕部首领么不,与西堡(今贵州六枝北)土官,聚众举兵,烧屯堡。西堡阿革傍与阿黎寨3千余人群起

  • 哈克·库里伯克

    见“海古拉”(1938页)。

  • 清文汇书

    书名。满汉对照词书。清雍正二年(1724)李延基编纂。分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12卷。以※《清文鉴》为基础,多收词汇2000余条,凡14000余条。解释简明,内容广泛,以生活、

  • 蒙古自治办法原则

    “九一八”事变后,以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为首的内蒙古王公,在日寇的诱惑下,图谋策动内蒙古自治,于1933年10月9日在百灵庙(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召开第二次自治会议,通电要求自治。同月

  • 花教

    汉籍对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的俗称。因寺院外墙饰以红、白、黑三色花条,故称。藏传佛教文献多不用此称。详见“萨迦派”(20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