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绵伸3千多余公里。有山脉、丘陵、盆地、平原、沙漠,占内蒙古疆域的2/3。西部为巴彦淖尔高原,沙丘连绵起伏,宛如“瀚海”分布着乌兰布和、巴音戈壁、巴丹吉林、腾格里等四大沙漠。南部为狭长的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和北部为呼伦贝尔高原、乌珠穆沁盆地、锡林郭勒丘陵、乌兰察布高原。

猜你喜欢

  • 宣府镇暖铺

    明代北方边陲驿站。在宣府镇(治今河北宣化,为明九边之一)城西10里。暖铺前有亭,“纹梁绣拱,彩绘焕然”。亭后有正厅5间,两庑倍之,亭南为中门,中门之外又有两庑,各3间,前为大门,缭以周垣,植以花木,宏

  • 失宝赤万户府

    元置。失宝赤,一作昔宝赤、锁宝直。蒙古语“失宝”,“司鹰”之意;“赤”,官人之谓。元为管鹰人所设的万户府,属开元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孙吴县霍尔莫津屯,一说在该省爱辉县境,或说在爱辉城附近。由专人打捕、

  • 李冠铭

    清末武术米家。河北沧州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回族。系六合门。为“大刀王五”师傅李凤岗之叔。有奇力,性负气。据传有镖客喊镖过其门,冠铭愤怒,因驰马追之,超其前,有石坊,以手攀坊梁,以股夹马,马跳

  • 褥萨

    即“傉萨”(2249页)。

  • 门巴族翻地的木制工具。门巴语音译,意为“翻土器”。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木制成,其形略似我国南方农民使用的踏犁。全长170厘米,最粗直径10厘米,下端削成正面平滑,背部圆凸起脊的尖锥。距尖端约60厘米处,用

  • 石观保

    ?—1847清道光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南乾州(今吉首)大河寨人。苗族。家贫,少年习武。因不堪地主、官吏剥削,用苗族民间“合款”的组织形式,发动群众抗粮抗租。道光二十四年(1844),向官府提出减免屯租

  • 土指挥佥事

    官名。明代设京卫、外卫指挥使司,置指挥佥事,地位低于指挥使和指挥同知,秩正四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亦以此名义授当地首领,赐予铜印、诰命、冠带,准世袭。使之谨守故土,统帅部众,服从征调,无相携贰,依例进

  • 买的里八剌

    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爱猷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子。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师北伐,进逼元大都(今北京),随皇室撤离大都,退守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翌年,上都被明

  • 拉拉山卫

    见“刺山卫”(1585页)。

  • 明悉腊

    吐蕃大臣。又作名悉腊。娘氏人,唐时译作“明氏”。吐蕃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任御史及政令。晓书记,通汉文,久居长安,致力唐蕃和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赴唐求婚,至长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