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贡监生

八旗贡监生

清代八旗中贡生和监生的联称(也可解为八旗贡入国子监的肄业生)。(1)贡生: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学,取其生员而贡于朝廷之称。分为五贡,即:岁贡(以廪生在学年久者挨次推贡)、恩贡(逢“恩诏”之年选贡)、拔贡(于廪生、增广生、附生中拔萃奇才以贡)、优贡(例在学政三年任满前举优进贡一次),附贡(乡试时名登“附榜”者,可以不经考试而直接贡入太学肄业)。五贡之外,有例贡(即捐纳贡生)。※八旗生员,各学政照成例以贡于朝廷,初期皆以归入国子监肄业,后有所变更。定例:京城八旗满洲、蒙古一年二贡,汉军一年一贡;盛京满洲、蒙古三年一贡,汉军五年一贡;各省驻防,均五年一贡。旗内成例不一,是为“岁贡”。康熙十年(1671),准许八旗生员通行选拔,满洲、蒙古每旗二名,汉军每旗一名等,皆贡入监中肄业,是为“拔贡”。乾隆元年(1736)定,贡生经廷试后列于一二等者,予以直接录用;列在三等者方以归监肄业。(2)监生,分恩监、荫监等。由八旗汉文官学生、算学满汉肄业生考取者,“恩赐”监生,是为“恩监”;宗室、※觉罗、八旗官员、包衣佐领下大员,俱准照例给予荫生,一体入监读书,是为“荫监”,分恩荫、难荫。八旗贡生入监者与其恩监、荫监诸生,与在监汉民生同,通谓之国子监生。八旗贡监生,因居址近便无需住宿,多以分编于“外班”肄业。学期短者半年(难荫生是),长则三年,期满应铨选者分别咨部,不应铨选者咨回本旗、宗人府。宗室、觉罗中荫生,皆属不应铨选者。

猜你喜欢

  • 谙答

    见“安答”(905页)。

  • 麻里兀

    见“木鹿城”(257页)。

  • 石桥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首领矣罗识,居石桥城(今云南大理市下关)。与石和诏首领时傍同诣神川都督所,欲立诏。谋泄。于开元(713—741)中,受南诏(蒙舍诏)攻击,败走神川,被都督送之罗些城

  • 拉拉山卫

    见“刺山卫”(1585页)。

  • 波林三多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扎达县的中印边界线中国领土内,向属扎布让宗管辖。为中印民间贸易的一个重要市场。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第二款规定,中国政

  • 迪万

    阿拉伯语。又译为刁完,其义有二:一、国家中央行政机关或政府办公处;二、诗集或词汇。

  • 张承奉

    ?—914一作张奉。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人。※张议潮之孙。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被唐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建西汉金山国,自号“西汉金山国白帝”、“圣文神武白帝”、“圣文神

  • 桑洛巴根敦仁钦

    1571—1640明末青海高僧。藏族。系塘让寺修建者。20岁赴卫地求学,获得林赛噶居学位。29岁任哲蚌寺之嘉哇喇嘛。34岁回到多麦地区。万历四十七年(1619),按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法旨和赐予之寺院

  • 挹怛国

    西域古国名。一译哒、挹阗。初名滑国。原为游牧部族。一般认为是与大月氏混血的匈奴人。或认为是车师别种。东罗马史家则称之为白匈奴。初分布于阿尔泰山以南至天山东部地区。东汉永建元年(126)

  • 布露

    即“波路”(1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