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惹

兀惹

①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吾惹、乌惹、屋惹、嗢(盟)热,或说即※“乌舍”异译。一说其来源于黑水靺鞨兀儿部。史未载其具体所在,一般认为约分布在今绥芬河中上游至乌苏里江流域一带,一说其地包括牡丹江广大山野林区、松花江中游及黑龙江下游的广大地区。以兀惹城(故址一说为今黑龙江东宁县大城子古城,或说在通河县治附近)为中心,建政权,称乌舍国(一说为定安国)。辽景宗七年(975),黄龙府卫将渤海人燕颇反辽受挫,“走保兀惹城”,始见“兀惹”之名。辽圣宗时(983—1031年在位)时叛时服。贡物有鹰、马、貂等。常与铁骊交战,铁骊将其俘户献辽。统和十七年(999),圣宗迁其部分部众至松花江大曲折处置宾州(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万金塔东小城子),以其首领为千户治之。阿骨打起兵后,兀惹于辽天庆四年(1114)末叛辽归附女真,此后遂不见其名。今有人认为,该部于金代称兀的改,元曰吾者(一作兀者)或兀的哥,清称乌德赫或乌底赫,即前苏联乌德改人的先人,可备为一说。 ②明代四川藏区地名。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境。宣德四年(1429),兀惹寨喇嘛罗如藏入朝贡马,赐以银钞、彩币表里等。后,其地依例入贡。

猜你喜欢

  • 金人常服

    金代女真人平时所着服饰。有带、巾、盘领衣和乌皮靴四类。其束带曰吐鹘。巾以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2寸许,下附带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ᙙ

  • 欧冶子

    春秋末年越国著名冶匠。于越人。善铸剑,与吴人干将同师,闻名于世。曾为越王允常铸造5剑,锋利无比。楚王闻之,以重宝请此2人作剑。与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铸成宝剑3把,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

  • 黑崩龙

    参见“合买”(833页)。

  • 班勒纥

    见“缚喝”(2416页)。

  • 庞特勤

    ?—870唐末西迁回鹘的首领。亦称庞勤、庞特勒、庞勒、巳庞历,史籍又写作庞特勤。原为漠北回鹘汗国王室的外甥。唐开成五年(840),漠北回鹘汗国崩溃,率部分回鹘人向西南迁徙,一支奔安西,据北庭、吐鲁番、

  • 赵昆

    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字承裕。※赵梁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承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理屯局额外税赋。后因无意混迹官场,以病疾为由乞归家休养。居临洮南山别墅,适意山水诗赋,颐养天年。

  • 宣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子脱欢第三子不答失里受封宣德王(一作安德王)。元统三年(1335),中书平章政事定住亦受封。

  • 道孚

    地名。亦作道坞。东界丹巴,东南接康定,西临瞻对,北抵炉霍。为孔撒、麻书、明正、甘孜、章谷土司属地交界处,分别受各土司管辖,系一插花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督兵赴德格,道经该地,归附。嗣因耶

  • 万历广西通志

    书名。广西地方志书。42卷。明苏濬纂修。成书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内容分列本纪、舆图、疆域、山川、藩封、城池、公署、学校、选举、财赋、兵防、名宦、人物、右江土官、左江土官、“蛮夷”种类、艺文、杂

  • 阿旺洛桑丹白坚参

    1660—1728清代青海古尔寺高僧,德庆寺之创建者。藏族。出生于森宝山下之曲察阳桑村。由五世达赖等确认为前世拉摩·洛哲嘉措之呼毕勒罕。从丹喜仓尊出家。12赴西藏,由五世达赖授沙弥戒。拜哲蚌寺郭芒扎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