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犁辛亥革命

伊犁辛亥革命

宣统三年十一月(辛亥年,1912年1月)爆发于新疆伊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称伊犁辛亥起义。自1905年同盟会建立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并迅速发展到新疆。许多革命党人进入伊犁、迪化(今乌鲁木齐),从事革命活动。1908年7月,革命党人冯特民、李辅黄等随调防新疆的杨赞绪赴伊犁,在杨氏的支持下以公开身份为掩护宣传革命,组织伊犁同盟会,广泛联络哥老会、新军官兵和各族各界开明士绅,创办《伊犁白话报》,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拥护。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和各地相继独立的消息传来后,他们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并成立以杨赞绪为首的指挥部。以新任伊犁将军志锐残暴贪婪,民愤极大,遂于1月7日晚发动起义,攻占伊宁城。8日,成立以杨赞绪为会长的“五族共进会”和以卸任伊犁将军广福为首的“中华民国新伊大都督府”,宣布废除苛捐杂税,提倡民族平等,改革封建政治,宣扬民主,发展农牧业生产,并创办《新报》。由于未能触动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逐渐失去群众支持。新政府为保卫胜利果实,于1912年1月21日派兵东征,反击军阀袁大化的围攻,一度挺进至乌苏县城郊。3月,以清帝逊位建立共和,遂与袁大化停战议和。不久袁辞职,杨增新继任新疆都督,双方继续谈判。由于一味妥协退让,7月8日终于签订了不利于伊方的和平条款,承认杨为都督,主持全疆军政,取消新伊大都督府,革命因此失败。

猜你喜欢

  • 栏子马

    又作栏子军,或远探栏子马。契丹兵制,凡举兵,选剽悍之士为栏子军(马)。视出军多寡,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主要任务为侦候敌人动静。居先锋军前20余里,全副衣甲,每行10里或5里稍驻,下马侧听有无人马之声,

  • 杨载福

    即“杨岳斌”(975页)。

  • 土府照磨

    官名。府照磨为知府属吏,职掌收发上下文移,磨勘六房宗卷。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土府,亦设此官,以当地头目为之,秩从九品,给予铜印、敕书,赐以冠带,准世袭。职承土知府之命,办理本辖区内有关事务,助理守疆

  • 尼马

    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巫师。有男有女,为人卜算吉凶,以巫术和草药为人治病。可获得少量财物报酬。

  • 蒙古成丁礼

    旧时蒙古男子成年举行的一种仪式。古代蒙古族至13岁即为成年,后来以15岁为成年。在清代,男子年及15岁举行成丁礼,以5尺木杆量其身高,表示已经成年,父母为其戴帽,祝其高升。从此,可以结婚,充当旗差。这

  • 凉山彝族家支制度

    旧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以父系血缘集团进行统治和自保的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没有出现统一的、完整的政权组织机构,诺伙(汉称黑彝)家支担当其职能。家支虽残存着氏族组织的外型和某些特点,但实质上已蜕变成奴

  • 绥化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三十年(1904)升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绥化市。辖域东西300余里,南北100余里。东界东兴道,南连巴彦州,西邻青冈县,北接海伦府。府境沿革同※呼兰府。其地原名北团林子。

  • 阿济格

    1605—1651清初重要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初封台吉。后金天命六年(1621),随侍努尔哈赤参加辽沈大战,传布军令。十年(1625),从征察哈尔部、巴林部、扎鲁特部,

  • 勿邓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七部之一。(近人考证,认为不属乌蛮七部)。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越西、甘路一带。地广人众,所属部落以服装颜色,或称“乌蛮”,或称“白蛮”。乌、白二蛮有邛部6姓、初裹5姓

  • 落马河

    即“阴河”(9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