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乙弗

乙弗

①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又称乙弗勿敌国、乙弗国。晋代分布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之鲜卑秃发氏,南界吐谷浑。有部众万余落。因居青海,首领称青海王。风俗与吐谷浑相同,以游牧、渔猎、采集为业,盛产马牛羊,逐水草,居庐帐,以肉酪、鱼、苏子(状若枸杞子,或赤或黑)为粮,不识五谷。初附吐谷浑,首领世为吐谷浑渠帅。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为南凉秃发乌孤所败,归降,于其地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而都之。安帝义熙十年(414),乘南凉为北凉所败势衰之机,举兵反,被南凉王秃发傉檀击破,失马牛羊40余万。次年,复遭西秦湟河太守匹达袭击,失众3千余户。十四年,首领乌地延率2万余户降西秦,受封建义将军。寻卒。弟他子立,以子轲兰质于西平(治今青海西宁市)。从弟提孤举兵反西秦,率部5千户西迁,受凉州刺史出连虔招喻,归降,被罚强征战马6万匹。后复举众西奔出塞。他子率户5千入居西平。 ②(?—331)高句骊国第十五世王。一作忧弗、乙弗利。西川王※药卢孙,烽上王※相夫侄。烽上王即位,疑其父咄固有异心,于晋元康三年(293)赐死。他畏害,出逃于野,先作佣工,后贩盐。永康元年(300),国相仓助利废烽上王,于沸流河迎之归,九月继王位。累兴兵黩武:永宁二年(302年),将兵扰玄菟郡(治今辽宁沈阳市东,或说在抚顺市东),掠8千余人,移之平壤。时隔未及10年,复遣将袭取辽东西安平县(治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古城),侵乐浪郡(治今朝鲜平壤市南大同江南岸土城洞,此后迁治今辽宁义县北),虏乐浪男女2千余口而归;再破玄菟,纵兵在玄菟城内屠杀。大兴元年(318)、二年,频与鲜卑慕容廆战于辽东,廆不能制。咸和五年(330),遣使后赵石勒,献楛矢。翌年二月死,在位32年,葬美川之原,因谥美川王。

猜你喜欢

  • 班城

    见“缚喝”(2416页)。

  • 阿格旺旦曾佳木素

    1902—1958阿拉善旗广宗寺(南寺)第六世葛根(格根)。蒙古族。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七日,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三十一年(1905),被确认为第五世巴伦葛根转世呼毕勒罕。三十三年(1907)

  • 不花

    ①元朝大臣。蒙古兀良哈氏。蒙古国开国功臣※者勒蔑之孙,叶孙脱之子。初以世勋子孙事忽必烈于潜邸,任怯薛长,充札鲁花赤(断事官)。世祖中统元年(1260),初建中书省,次年,出任中书右丞相。时诸种制度草创

  • 茶马互市

    唐、宋、明、清各朝与甘、青、藏等诸民族以茶易马的经济交流活动。始于唐德宗(779—805在位)年间唐王朝与回纥的贸易。初因马匹来源无保证,交换只是零星进行,无专门管理机构,也未形成一定制度。宋初,因与

  • 铁伐氏

    见“铁弗氏”(1877页)。

  • 屈原

    前340—前278战国时楚国政治家,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归州秭归(今湖北秭归)人。楚国君同姓贵族。《史记·屈原传正义》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楚怀王时,因其

  • 日逐

    ①匈奴官名。为中下级带兵官。隶属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等。地位不固定,各以部众多少确定权力大小及次第高下。匈奴又有左右日逐王之官职,为※六角之一。晋代,则有左日逐、右日逐之分,职位上升,“世为辅相”(

  • 拓跋思忠

    ?—881唐代党项羌拓跋部首领。唐末夏绥银节度使拓跋思恭弟。僖宗中和元年(881)八月,从兄参预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与黄巢将尚让、朱温战于东渭桥,引弓射桥表铁鹤没羽,尚让等惊骇逃走,追之逐北,深入敌阵

  • 元禧

    ?—501北魏宗室。字思永,或作永寿。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咸阳王,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出为冀州刺史,加都督冀等六州诸军事。诏以廷尉卿李

  • 哭嫁歌

    壮族和岭南部分汉族传统婚俗。新娘出阁前夕,要通宵达旦地向父母兄弟姐妹及亲戚唱哭歌,歌词内容大意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以及自己如何留恋父母,不忍心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及众乡亲们等语。唱到谁,要加几句对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