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卫
见“兀失卫”(108页)。
见“兀失卫”(108页)。
“女古”,契丹语,意“金”。北女古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北女古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石烈。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亦有一以是词为名的石烈。
一称李王渠。西夏时期开凿的渠道名称。相传夏景宗李元昊时期(1032—1048),在汉代高渠、北魏艾山渠的基础上浚修扩建而成。渠首在今宁夏青铜峡县青铜峡镇。引黄河水,沿贺兰山东麓,流经今宁夏吴忠、永宁、
渤海国宗王。高王※大祚荣子,武王大武艺弟。唐开元十三年(725),奉武王命朝唐,被唐封为左威卫员外将军,留侍宿卫。越一年,改封襄平县开国男,遣返渤海。
民主改革前藏族中小首领人物的汉称。藏语称“郭巴”。一般不包括藏族地区的※古扎(贵族)、※土司及有品级的僧俗官员,而包括千户、百户、十户长、错本、丁本、朗、乃莫娃、※溪涅、佐扎、根布、※米杂郭巴等等。有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属东部鲜卑,世居辽西。三国魏青龙三年(235),鲜卑联盟瓦解后,逐渐兴起,自成一部。西晋时势力渐盛,有部众3万余户,拥兵四、五万,疆域最广时西接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之一。1948年8月,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华北野战军组织第二次绥远战役。9月24日至27日,华北野战军先后攻占丰镇、集宁、凉城、和林、清水河、卓资
?—409大燕皇帝。又作慕容云。字子雨。高句丽人。后燕主慕容宝养子。祖父高和,高句丽之支庶,自称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为人深沉有度量,厚重寡言。初侍太子慕容宝,拜侍御郎。及慕容宝即位,宝庶子慕容会
见“潢河”(2464页)。
见“陆米”(1187页)。
即“宫户”(17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