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举哀图

举哀图

敦煌壁画名。又名《涅槃变画图》或《诸王举哀图》。在敦煌158号石窟内。画于781—848年吐蕃占领敦煌之际。该图是描绘我国诸王(包括西域诸国王)为释迦牟尼涅槃而举哀的画图,画面突出了吐蕃赞普的形象,正反映了当时吐蕃统治敦煌的历史现实。赞普与诸王及各施主、使节、侍从同一画面,均为立像,诸王皆盛装。赞普像与唐朝皇帝(王子?)像并列,为区别和突出他们的身份,其头部后面均画有佛光轮。而赞普像更突前,且在其头部左侧写有“bod btsanpo”藏文三字,意为“吐蕃赞普”,藏文系楷书,字周围画以匡线,此种藏文标记为突出入主敦煌的吐蕃赞普的又一例证。赞普头戴高毡帽,帽顶边缘呈曲齿形,靠近头部的帽沿处饰有近似五佛冠的装饰品,帽后有鸡冠形帽翅。赞普身穿彩团花丝绸长袍,左衽前有翻领长袖,双臂均在袖内,左右有二侍从簇拥,赞普双手搭在两个侍从手上,赞普体态丰满,与各族王臣并立于一释迦佛巨大卧像的脚前,卧像似为木雕而成。赞普满面悲伤,双目眼帘下垂,呈哭泣状,使人有痛不欲生之感,显示对佛祖涅槃的悲恋和虔诚,形象极逼真生动。其他各族王臣亦呈悲痛欲绝之状。该图既反映了吐蕃占领下的敦煌崇佛之盛,又再现了唐代吐蕃赞普的形象。

猜你喜欢

  • 泰出

    见“塔出”(2155页)。

  • 玛沁

    县名。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甘肃玛曲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兴海两县,西接本州玛多、达日两县,南界甘德县。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史载,汉至隋唐,部分

  • 伊犁庙

    见“安远庙”(908页)。

  • 锡尼喇嘛

    1866—1929蒙古独贵龙运动的领导者。原名乌力吉吉尔格勒。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人。蒙古族。奥其尔子。牧奴出身。幼年在王府放羊服差役,后任什户长。好学,常向笔帖式学蒙文。光绪十五年(1889),在王

  • 安远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领宁、郿、慕、常四州。治宁州。故址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与前苏联交界之兴凯湖东岸或东北岸。辖境原为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之一的越喜部故地,约有今兴凯湖东北至前苏联伊曼

  • 葛剌汤千户所

    明代乌思藏地方卫所名。洪武(1368—1398)初置,治所在今西藏扎囊。洪武十八年(1385)正月,定秩为正五品。

  • 朱力斤

    即“只儿斤”(551页)。

  • 闰振单于

    ?—前54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屠耆单于从弟。原任匈奴休旬王。宣帝五凤二年(前56),率所部五六百骑击杀左大且渠,并吞其兵,在西边自立为闰振单于。四年(前54),率兵击自立于东边的郅支单于,兵败被杀

  • 蒙古衙门

    官署名。理藩院前身。后金、清廷用以管理、控驭漠南游牧蒙古(内蒙古)各部而设。当成立于天聪六年(1632,一说崇德元年,1636)。承政,初为阿什达尔汉、达雅齐塔布囊;其参政,初为尼堪(纳喇氏)、扈什布

  • 钦差驻藏办事大臣

    见“驻藏大臣”(15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