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河
原名胪朐河。明永乐八年(1410),成祖北征至此,赐是名。今作克鲁伦河。
原名胪朐河。明永乐八年(1410),成祖北征至此,赐是名。今作克鲁伦河。
书名。清钱椒撰。四卷。初钱大听撰《疑年录》,人物颇多遗漏,椒尽数载之力,补辑为是书。以年号和干支记人物生卒年,并列举资料出处。刊出后,陆心源为之校正,并加按语。收入《潜园总集》。
即“苏丹”。
书名。清姚莹撰。十六卷。姚氏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二十六年数次赴藏,将其闻见逐日杂记,于二十七年撰成是书。主要内容有六:一,乍雅使事始末;二,喇嘛及诸异教源流;三,西藏山川形势风土及英、俄、印度
1075—1135即完颜晟。金代皇帝。1123—1135年在位。女真名吴乞买。金太祖弟。收国元年(1115),辅太祖建国,为谙班勃极烈。天辅五年(1121),奉诏副太祖执国政。七年八月,太祖死,九月,
明成化七年(1471)以江阴县马驮沙置。治今江苏靖江市。属常州府。长江至此分为二派,绕县南北。天启后潮沙壅积,县北长江渐淤为平陆。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置,一人,正七命,为天官冢宰府最高长官。掌佐皇帝治邦国。所属有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北周沿置,然权力却因人而异,若有“五府总于天官”之命,则称冢宰,能总摄百
即“左谷蠡王”。
又名石帆山。在今湖南汨罗市汨罗江北岸。相传屈原被流放于此,作诗篇《九歌》。清乾隆时建有屈子祠。
清雍正元年(1723)分诸罗县北境置,初寄治在彰化县城,九年移治竹堑,即今台湾新竹县。属台湾府。辖境相当今新竹、宜兰以北地区。光绪元年(1875)废厅,改设新竹县。
即“泰吾坎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