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部员外郎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始置,为民部金部司次官。大业三年(607)省,后置承务郎行其职。唐复名员外郎,为户部金部司次官,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员外郎、司金员外郎,寻即复名。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六品寄禄官,不预司务,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置二员,正七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亦置,从五品,二十三年罢。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始置,为民部金部司次官。大业三年(607)省,后置承务郎行其职。唐复名员外郎,为户部金部司次官,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员外郎、司金员外郎,寻即复名。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六品寄禄官,不预司务,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置二员,正七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亦置,从五品,二十三年罢。
书名。清冯桂芬撰。十二卷。分为序、记、书、传、碑铭、疏、议、跋等类。有关史学的论著有:《宗法论》、《明纪序》、《校邠庐抗议自序》、《滇南事实序》、《王兰史刺史自订年谱序》等。其中涉及中国近代史实的有:
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置。治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属晋安郡。隋平陈改为南安县。梁、陈分别于县置梁安郡、南安郡。为当时交通南海的重要港口。
书名。明顾璘撰。一卷。璘字华玉,苏州(今属江苏)人,寓居上元(今江苏南京)。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书载李梦阳、何景明、祝允明、徐祯卿、朱应登、赵鹤、郑善夫、都穆、景旸、王韦、唐寅、孙一元、王宠等
书名。太平天国印书。卷首为《天王诏旨》,论述贬北京为“妖穴”、直隶为“罪隶”之故,所收何震川等人撰文三十二篇,皆发挥此意。清咸丰三年(1853)刊行。
丛书名。明末清初陶珽编辑。四十六卷。珽,姚安(今属云南)人,万历进士。为陶宗仪《说郛》续编。所收明人杂著约五百余种。有清顺治三年(1646)宛委山堂刊本。
?—1690清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佟图赖长子,圣祖舅。初隶汉军,任侍卫。历任内大臣。康熙十四年(1675),察哈尔布尔尼叛,以安北将军出镇宣府。十六年袭一等公。二十年,特许以本支改入满洲。二十八年,
1542—1619明顺天蓟州(今天津蓟县)人,后迁居永平府滦州石佛口。原名石自然,改名王道森。皮匠出身。万历时创白莲教新派闻香教,自称教主,徒众数十万,遍及北直隶、鲁、豫、晋、陕、川。二十三年(159
书名。明末清初刘尚友撰。一卷。记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进入北京情况,为作者当时亲见亲闻。后附《北还纪略》,为追述往事。
唐李白自咏诗草书帖。五行共二十五字。书有“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志笔,清壮何穷”。苍劲雄伟,豪放俊逸。后有宋徽宗赵佶等跋。《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今藏故宫博物院。
西夏石窟题字。在十六个洞窟中有四十七条题记。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书。多为墨书,间有刻划文字。有长篇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清理积沙等项,涉及西夏国名、职官、亲属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