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紫绶
指黄金铸造的官印和系于官印的紫色丝带。汉代凡诸侯王、丞相、大将军等高官,均佩用。简称金紫,比喻高官。魏、晋、南北朝三品以上的三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加金印紫绶。光禄大夫加者,谓之金紫光禄大夫。又,诸王太妃、妃、诸长公主、公主、封君金印紫绶,佩山玄玉。西晋后将印文作“某官之章”者称银章,一般不再与金印混称。
指黄金铸造的官印和系于官印的紫色丝带。汉代凡诸侯王、丞相、大将军等高官,均佩用。简称金紫,比喻高官。魏、晋、南北朝三品以上的三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加金印紫绶。光禄大夫加者,谓之金紫光禄大夫。又,诸王太妃、妃、诸长公主、公主、封君金印紫绶,佩山玄玉。西晋后将印文作“某官之章”者称银章,一般不再与金印混称。
北齐文宣帝分邺县置。与邺、临漳二县并治京城。属清都尹。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齐书·路去病传》:“京城下有邺、临漳、成安三县,辇毂之下,旧号难治。”北周平齐,改属魏郡。移治今成安县。唐贞观初改属相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祭祀之位及陈列牺牲礼器。
书名。原名《五代史记》,又名《五代新史》。北宋欧阳修撰。七十四卷。记五代史事。纪传体。计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十卷,世家年谱一卷,四夷附录三卷。约在仁宗景祐三年(1036)开始编著,皇
凡皇帝用以发布命令的各种形式文书,经给事中书读,又经中书舍人书读行下,书毕即备案*录黄,再发往尚书省给札颁布执行。
?—1828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初袭云骑尉世职,历吉林、三姓副都统。嘉庆二年(1797),率吉林兵赴四川参加镇压白莲教起义。次年,与明亮、德楞泰分兵三路围攻王聪儿、姚之富部起义军。复参与进攻罗其
书名。清赵学敏著。学敏,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成书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八卷。分《串雅内编》(包括截药总治、内治、外治、杂治、串药、奇病等门)、《串雅外编》(包括保生、奇药、针法
①即“刘玄靖”。②即“杜光庭”。
即今宁夏隆德县西北好水;一说即今榆河(甜水河)。源出宁夏隆德县东六盘山,西流至甘肃静宁县注入葫芦河。北宋庆历元年(1041),西夏攻渭州,宋将任福遇伏大败于此。
相传为高辛氏长子,任陶唐氏之火正。与其弟实沈居于旷林,互以干戈征讨,被迁于商丘,祀大火之星,商人因之;实沈被迁于大夏,主参星,唐人因之。
?—1832清湖南江华锦田长塘砦人。瑶族。道光十一年(1831),利用宗教组织群众。次年,在江华两河口起义,联络广西富川、广东连南瑶民,扩大队伍,大败清军于蓝山祠堂圩。桂阳、常宁、宁远等地瑶、汉人民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