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又称采邑、采地、食邑或封地。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之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周武王于牧野之战灭商后,即封先代之后于各地,为其制之滥觞。形成于西周,盛行于春秋。《礼记·祭法》:“天子有土,分地建国,置都立邑。”郑玄注:“建国,封诸侯也。置都立邑,为卿、大夫采地及赐士有功者之地。”采邑之大小是按封爵等级而定。卿、大夫在封邑内有统治权,对诸侯要承担义务。《国语·晋语》:“公食贡,大夫食邑。”故采邑又称食邑。《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其子孙。”即为世袭制。《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园囿术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是谓百乘之家。”战国时采邑被相互兼并,世袭渐废,秦汉时行郡县制,受封爵者在封邑内无统治权,只能征收封邑内民户赋税充食禄。食邑亦随爵位变化而损益,亦为世袭。

猜你喜欢

  • 招谏匦

    见“铜匦”。

  • 周延

    1499—1561明江西吉水人,字南乔,号崦山。嘉靖进士。任兵科给事中。以反对夺王守仁爵,谪太仓州判。后任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嘉靖三十四年(1555)擢左都御史掌院事。洁身自好。卒谥简肃。著作有《

  • 总镇

    清代总兵之俗称。

  • 科举制

    见“科举”。

  • 郁久闾后

    525—540柔然可汗阿那瓌长女。西魏大统元年(535)柔然犯西魏边,文帝与之通好结婚,娶阿那瓌长女,立为皇后。六年临产死,谥曰悼后。

  • 南汉春秋

    书名。清刘应麟撰。十三卷。记五代十国时南汉人物、事实、古迹。其中列传大抵抄自吴任臣《十国春秋》,而尽去其夹注,每传标目皆以历官全衔冠于名氏之上。

  • 沧城殉难录

    书名。清陈钟祥、王国均等编。四卷。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进,九月陷沧州,知州沈如潮、城守尉德成等顽守至死。是书首列上谕、次禀稿奏疏札饬咨文,辑合叶圭绶《沧州殉难传》、董友筠《失城纪略》、于光褎《

  • 民立上海中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苏本立、苏本炎、苏本铫等创办于上海,后改为“民立中学”。本立任校董会经理,本铫为首任校长。以提高国民识字能力,传授中西文化知识为宗旨。内设初中、高中两级,课程有国文

  • 内阁侍读学士

    官名。清顺治六年(1649)定内三院官制,每院增设侍读学士一人。后内三院改为内阁,额设侍读学士满员四人,蒙、汉员各二人,秩从四品。满缺、汉缺以通政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鸿胪寺少卿、给事中、御史及郎中分

  • 柴册仪

    辽代吉仪名。相传遥辇氏阻午可汗始制此仪,为部落联盟选汗的礼仪。辽代建国后有所增饰。或选九人扮作皇帝,与皇帝本人分别进入十顶庐帐,由契丹大臣“捉认天子”,而后行册礼,上尊号;或由八部耆老引皇帝拜日,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