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将军为之,二人,从三品,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入。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以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元丰改制,降为从四品。南宋多不除
书名。清徐开任编。九十五卷。开任,字季重,昆山(今属江苏)人。采录明名臣言行,对人物且有评论。尤重视“革除”时及明末人物,广为搜罗,汇为一集。
①西汉置。治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景帝时为侯国。《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以梁孝王子买为乘氏侯,即此。后为县。属济阴郡,南朝宋废。②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取汉乘氏县为名。治今
官名。尚乘局次官,隋始置。唐正七品下,北宋仅存空名。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改元底寨等处长官司置。长官蔡姓,其先祖于五代时从征黑羊箐(今贵州贵阳)有功,授职土,历世守之。治今贵州息烽县西南底寨。居民有蔡家、宋家,及布依族、苗族。
金川地区位于四川金沙江流域。清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出兵攻掠小金川地区。四川巡抚纪山派军弹压,反为所败。云贵总督张广泗、大学士讷亲继而督军进攻,然疲师半载,劳而无功。次年,高宗命傅
书名。朝鲜李朝朴趾源撰,二十五卷。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七旬寿辰,趾源随朝鲜使臣来热河祝寿。此书即在热河之手记,除热河见闻外,对祝寿活动记载尤详,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收于《燕岩集》第十七至四十
书名。清励宗万奉敕撰。不分卷。宗万奉乾隆帝之命,对北京古迹进行调查,将调查所得,撰成是书。书中将北京划东、西、南、北四区,共列古迹四十六处,对每处古迹皆先引前人记述,再叙当日存毁情况。前有自序说明调查
土司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在今四川松潘县羊峒。正统七年(1442)曾发生暴动,其后发展颇快。清初时有三舍羊峒土百户,此外还有羊前山三十八寨、中羊峒隆康等十八寨、下羊峒边山等四寨。
历(歷)见“拨历”、“正历①”、“杂历”、“长差”、“短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