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镇抚司
官署名。明初总领禁卫衙门。初属中书省,后改隶大都督府。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后改宿卫镇抚司,设宿卫镇抚、宿卫知事等官。洪武三年(1370)改为留守卫指挥使司。各行省亦置,掌各省戍卫。设都镇抚,正五品;副镇抚,正六品。六年罢。
官署名。明初总领禁卫衙门。初属中书省,后改隶大都督府。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后改宿卫镇抚司,设宿卫镇抚、宿卫知事等官。洪武三年(1370)改为留守卫指挥使司。各行省亦置,掌各省戍卫。设都镇抚,正五品;副镇抚,正六品。六年罢。
台湾高山族中平埔人的一支。包括岸里、扑仔篱、阿里史、马牛拦等四社群。散居于丰原镇及东势镇一带平地及山麓。
清末民初政团。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1911.11.16)由童弼臣、王河屏等联合部分同盟会员和立宪分子在上海成立。姚文栋任会长,王河屏、秦摈副之,以江亢虎、章佩乙、沈仲礼等为骨干。以研究共和政体之组织
即“明思宗”。
即“食菜事魔”。
1582—1664明末清初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字受之、牧斋,号蒙叟、篯后人、虞山老民、绛云老人、敬他老人、聚沙居士、没口居士、聋騃道人、东涧遗老等。万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元年(1621)任浙
即“梅禄”。
1855—1938福建同安(今厦门市)人,字吉甫,号希复。缅甸华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与陈甘泉等在仰光创办中华义学及益商夜校。次年被康有为任为全缅保皇会会长,主持《仰光新报》。三十一年脱离保皇
官名。明建文时改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置,职掌同。永乐初,复旧称。
南宋绍兴七年(1137)春,宋廷罢刘光世军权,所部驻淮西的行营左护军,依照张浚的主张,派文臣吕祉节制,以刘氏旧部王德为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郦琼与王德不协,宋廷又命王德军还建康隶张浚都督府。吕祉密奏
矿徒组成的军队。明代矿徒为反抗官府和地主豪强的压迫,往往武装自卫。嘉靖时戚继光等曾募以抗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