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纪录”。
準)(961—1023北宋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字平仲。太平兴国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徙成安县,通判郓州。召试,授右正言、直史馆,稍迁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颇敢直谏,太宗比为魏征。淳化初
官名。明宦官名目。参见“御前近侍”。
官名。北周武帝时置,在武候率下大夫之上,仍属夏官府,为武候府长官,统武候兵,其下设次大夫。正六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即少昊。相传少昊葬于云阳(《路史·外纪》)。
见“柳中”。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几、席器物之管理及陈设,以供各种典礼使用。
书名。又称《内经》。撰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八卷。列于医经家。魏晋间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谓《黄帝内经》包括《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即今之《灵枢》、《素问》二书。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指地位较低、置废无常、无固定职掌的诸名号将军。汉代以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四将军等为重号将军,余皆为杂号将军。魏晋以下,将军名号骤增。上述将军,领军、护军、四征、四镇、四安
历(曆)散官名。金代置,为司天监散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四阶,秩从九品上。元代沿置,属十四阶之第十三阶,秩从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