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仁杰
元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字宽甫。世祖时为宿卫,从征云南等地。至元十七年(1280),为上都留守,兼本路总管、开平府尹。后兼任都指挥使、中书右丞等职。大德九年(1305),告老。
元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字宽甫。世祖时为宿卫,从征云南等地。至元十七年(1280),为上都留守,兼本路总管、开平府尹。后兼任都指挥使、中书右丞等职。大德九年(1305),告老。
官署名。后金天聪二年(1628)四月设于盛京,是清朝内阁之早期组织。皇太极命儒臣分为两班,轮流入值,以巴克什达海等四人职任翻译典籍,以巴克什库尔缠等四人记注本朝政事。文馆初设,其组织和制度均不完善,处
官名。唐垂拱元年(685)改左尚方令置,为左尚署长官,一员。初为正八品上,开元初升从七品下。北宋存其名而罕除授。
吏名。金代设于兵马司、统军司等军事官署。掌名籍、差遣文簿、行署文书、巡捕等事。
书名。北宋吕大防等撰。二百卷。元祐元年(1086)二月始修。邓伯温、陆佃、黄庭坚、范祖禹、林希、曾肇、赵彦若同修,蔡確、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相继监修。六年三月成。起治平四年(1067),止元丰八年(
1050—1090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公休。司马光子。熙宁进士,授富平县主簿。光为翰林学士,奏康留国子监听读。熙宁五年(1072),监西京粮料院,随父居洛阳。时光修《资治通鉴》,奏为检阅文字
?—1215金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人,字子约。大定进士。任国史院编修官,建议开鸡爪河以杀黄河水势,于河堤广栽榆、柳以固堤并就地取埽材。迁监察御史、都水监丞、少监、工部侍郎等职。至宁元年(1213),
碑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刻。陈九言撰,张旭楷书。原石已佚,仅有孤拓传世。现有影印复制本。书法规矩方严,康有为称“有廉直劲正之体”。张旭以狂草噪名,楷书惟此。
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割河南郡东部置。治荥阳县(今市东北,北魏移今治)。不久废。西晋泰始二年(265)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荥阳、新密、新郑、中牟、原阳等市、县和开封县部分地区。北齐改为成皋郡。
档案名称。清代军机处档册。汇集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月至九月,甘肃通渭县石峰堡回民田五率众起事,清廷对之用兵过程中历次上谕,清廷逮问办理此事措置不力之陕甘总督李侍尧等员的口供、议罪情形,以及起事被
唐宿卫兵士名。开元初,府兵宿卫之制弛坏。开元十年(722),宰相张说请募士宿卫。次年,乃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每岁二番。次年更号骑